拟古六首 其三

赵王飞龙驾,翱翔羾天关。尘土暂反顾,金玉高如山。

自喻固适志,超遥亡愧颜。安知马服子,军破不得还。

前亡四十万,后复围邯郸。虚盈固天理,循环乃无端。

觉寐已不殊,何况百岁间。嗟嗟道傍子,万金非所安。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识者阅见一生事,
到处豁然千里心。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
买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燮调曾转九重天,偃息何难十国连。坐遣朝云将朔雪,一清瘴雨与蛮烟。

丰年预见宽心曲,俭俗能忘念目前。更想朝来穷巷里,闭门高卧有遗贤。

楚俗不理居,居人尽茅舍。茅苫竹梁栋,茅疏竹仍罅。
边缘堤岸斜,诘屈檐楹亚。篱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驾。
南风五月盛,时雨不来下。竹蠹茅亦干,迎风自焚灺。
防虞集邻里,巡警劳昼夜。遗烬一星然,连延祸相嫁。
号呼怜谷帛,奔走伐桑柘。旧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前日洪州牧,念此常嗟讶。牧民未及久,郡邑纷如化。
峻邸俨相望,飞甍远相跨。旗亭红粉泥,佛庙青鸳瓦。
斯事才未终,斯人久云谢。有客自洪来,洪民至今藉。
惜其心太亟,作役无容暇。台观亦已多,工徒稍冤咤。
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农收次邑居,先室后台榭。
启闭既及期,公私亦相借。度材无强略,庀役有定价。
不使及僭差,粗得御寒夏。火至殊陈郑,人安极嵩华。
谁能继此名,名流袭兰麝。五袴有前闻,斯言我非诈。

检点红芳荷雨栽,平分清景共徘徊。醉倾晴日翩翻舞,笑领天风次第开。

吟席珠玑超翰苑,德星芒彩动天台。西山不减东山兴,佳事还随花事来。

仰看云在天,未辨行迟速。今日穿云跨岭行,岂知疾过奔马足。

平地风气清,吹云天上行。今日披云动凉气,始知风在云中生。

山不见路惟见云,桃花梨花近不分。北云压山乌欲雨,南云映日红氤氲。

下山直自云中落,云中之人轻似鹤。翩然可是隔仙凡,怅望山头挂云脚。

我闻仙人乘云兼御风,仙家幻术安能通。不如安坐南云下,笑指此云称老翁。

甚匆匆、一年春老,海棠开遍琳宇。广庭十亩红霞队,交倚翠帘珠户。

能几度,消受得、金尊银烛伤春句。画栏断处。有一树垂杨,恰当花缺,为我尽情舞。

循流水,还忆旧径行路。香车宝马同驻。屧痕钗影分明在,偏是落英无数。

莺燕去,只赢得、枝头犹带前年雨。闲愁漫诉。且再问荒园,绮窗尘网,剩有断钗否。

大冶铄物抟阴阳,青春去我何堂堂。西偏小搆亦颇良,不施黝垩横白杗。

捲帘正对五羊搆,树木拂檐交青苍。祥烟紫气相回翔,坐令白日迷晶光。

文采弸彪来省郎,为我艺苑芟秽荒。铿然制作称大方,利觜长距独擅场。

嗟予苦学未成章,点缀牺樽青与黄。六经窟穴漱馀香,拍拍春意觉满腔。

与君对织云锦裳,著向风前聊徜徉。欲骖麟凤游帝乡,又笑目眩心未忘。

小吏抱牍来仓皇,谓耽文字颇有妨。广陆无车川无梁,出门万里道路长,使君局面宜更张。

堂下开畦植药苗,更将灵种悉名标。吾心尽欲医民病,长得忧民病不销。

钗头缀玉虫,耿耿东窗晓。京洛少年游,犹恨归来早。
寒食正梨花,古道多芳草。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屈盘未转坡陀尽,苍翠忽从怀抱生。

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

同日霓裳咏大罗,人文谁足重登科。杜陵本自陈芳国,刘秩能当曳落河。

猿鹤不从君子化,麟鸾未鞴古人多。西清二妙真无负,独愧昌言被墨磨。

北平雄镇翼幽燕,千里潮河朔漠连。司马高台闻夜吹,卢龙古塞入秋烟。

开疆竞说分三卫,筹国何因弃外边。叹息宁封南徙后,遂令烽火达甘泉。

巨鹿全军势若雷,鸿门单骑亦危哉。
玉光三动秋风急,剑气中分昨夜来。
壮士何人犹解饮,英雄谁说不胜杯。
蛟龙五彩天方授,虎豹九关空自开。

天涯相对话穷尘,杯酒离筵意较亲。万里漂摇同是客,一生惆怅不因贫。

从教虾菜能无恙,也为虫沙久怆神。明发思君向何处,白云洲渚渺无人。

山合群峰路屈盘,溪行九折势蜿蜒。
云根长伴仙人迹,元盖潜通大涤天。
玉殿香消人寂寂,石坛花落草芊芊。
黄冠解识寻幽兴,为洗寒铛煮碧泉。

未寒天气欲寒风,霜染枫林渐已红。五夜乡心生蟋蟀,一年秋色在梧桐。

鸽铃雁字云千里,药径菘畦池半弓。好把酒杯寻乐趣,菊花昨夜放篱东。

利刀截断命根,跳出狐群狗队。
拈起万煅蒺藜,铁额铜头粉碎。

骖鹤凌空载旧经,至今风月有馀清。轩窗物外无尘到,芝朮香中作眼明。

沙鸟宛疑凫?翥,露蜂犹学玉箫声。高僧不厌庸人扰,煮茗欣颜每见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