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台殿绿云中,四面筼筜一径通。曾读华阳真诰上,神仙居在碧琳宫。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翠色青浓自不堪,敲冰柔叶两相参。宫人因出方传法,迄后民间识内蓝。
人往名长在,钦风历故居。社残莲即老,园废柰仍疏。
麈忆清谈外,云经合座馀。裴回视斋壁,行草暗残书。
碧岫岧峣若画图,何年西竺到西湖。猿声带月离仙国,鳌背移山入帝都。
松撼翠涛双涧冷,桂飘金雨一亭孤。却疑舞鹫随风去,欲把云关锁得无。
槿下犬迎吠,遥识南村友。殷勤乳下孙,先我乱趋走。
久别勿言去,恰熟新酿酒。解篱撷园葵,携壶向高柳。
前宿君家时,共醉值邻叟。兹翁故矍铄,日来安好否。
翠云夹岸傍溪横,呖呖新莺弄几声。描就半弯宫黛浅,捻成一束楚腰轻。
晓烟若为龙愁态,暮雨应怜惜别情。最是陌头春色好,风吹袅袅拂行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