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赏杏花光岳堂分韵

柳色初青草渐茸,春寒犹勒杏花风。新烟院落清明后,过雨园林罨画中。

洛社衣冠今日再,兰亭觞咏此情同。吾年最老身仍健,更向尊前借酒红。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手持冬集书,还家献庭闱。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
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持筇竹著深衣。
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椒觞献寿瑶觞满。彩幡儿、轻轻剪。

匆匆相遇匆匆去。恰似当初元未遇。生憎黄土岭头尘,强学章台街里絮。
雨荒三径云迷路。总是离人堪恨处。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真隐古招提,长林如磔蝟。
虽有群山峰,所欠一支水。
草木乏秀润,岩窦燥肌理。
安能借僧锡,卓处泉涌沸。

官閒人不识,有友忽相求。陡晤须眉旧,久要意气周。

为期詹五日,寄语入三秋。同济情无让,平原义复修。

溯游从水在,载酒向舟谋。指点千泓静,低徊一叶浮。

湖光随意放,秋色敛情收。孤月怡清赏,诸峰悦远投。

无端家绪迫,有恨岭云悠。信美非吾土,谁能三宿留。

秦中物专美,榅桲为嘉果。
南枝种府署,高树立婀娜。
秋来放新实,照日垂万颗。
中滋甘醴酿,外饰素葺裹。
彦思摘晨露,满合持赠我。
复侑以佳句,再拜极所荷。
珍之不敢尽,玩已即深锁。
兹焉遂名产,沙苑忽幺麽。

材杰知心似合符,不违颜氏亦如愚。文章偏我不得力,怀抱与君非有殊。

龟手但知能澼絖,纬萧何意得骊珠。自携如意樽前舞,曲尽歌长缺酒壶。

含烟袅雾自青青,爱近官桥与驿亭。
春满章台偏婀娜,秋深隋岸最凋零。
长从苏小门前折,几向龟年笛里听。
绝胜东风桃李树,飞花犹解化浮萍。

石间点笔撚吟须,雄览江山为发舒。脱口欲令神鬼泣,临池清逼右军书。

元祐登瀛盛古今,祇今衰冷愧诸任。圣朝既有徐州相,得路仍知异日心。

龌龊更无微价市,鹪鹩自爱一枝深。故同坎轲荆蛮徙,昔所悲歌今放吟。

有命自天。
于皇后帝。
悠悠四海。
莫不来祭。
繁祉具膺。
八神耸卫。
福至有兆。
庆来无际。
播此余休。
于彼荒裔。

客棹一身渺,归程千里多。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

亭界短长道,泉分南北河。醉醒篷底坐,何处起渔歌。

多能天遣秀羸偿,倦客吟镫半倚床。静里维摩聊示疾,愤来元晏竟成狂。

逸民待刻碑头字,回陌难钞《肘后方》。扶病重寻石湖赋,夜深深礼大医王。

渺矣澎湖屿,海中天一涯。岛开环四面,民聚约千家。

风剥山无树,潮侵石有花。捕鱼生计足,不解植桑麻。

荆门复西下,山僻水声幽。民屋云中结,泉声石上流。

农桑春不扰,鸡犬夜忘忧。却忆观风日,庚辰岁暮秋。

太虚寥廓,万汇森然。正眼洞明,纤毫不立。孤峻处祖师莫近,坦夷处人天共知。

击开大解脱门,识取无面目汉。芍药花开菩萨脸,棕榈叶散夜叉头。

一夜东风春雨赊,起看流水入沟斜。篱头未下丝瓜种,墙脚先开蚕豆花。

稚子凿池浮乳鸭,老翁摊箔晒新暇。已知身世无余乐,聊尔徜徉未是差。

岁晚投身糟瓮傍,旋除野服著公裳。折腰可愧更无米,赢得虚堂一味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