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九日杏梅同开,汪国才折以请赋

玉儿睡起帕蒙头。更娇柔。见郎羞。缟袂仙人,一笑艳明眸。粉瘦红憨春梦断,画阑畔,对西风,忆旧游。忆君恨君思悠悠。怕凄凉,不耐秋。艳绝韵绝香更绝,特地风流。宜与云鬟双插倚妆楼。月又渐低霜渐冷,花似雪,满苍苔,总是愁。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壮士性刚决,火中见石裂。杀人不回头,轻生如暂别。
岂知眼有泪,肯白头上发。平生无恩酬,剑闲一百月。
九土如今尽用兵,短戈长戟困书生。思量在世头堪白,
画度归山计未成。皇泽正沾新将士,侯门不是旧公卿。
到头诗卷须藏却,各向渔樵混姓名。
洪州城中荒且远,每到弱马常驱驰。
交朋顾我亦已厚,谢词有礼宁当违。
人生有累乃汲汲,万事敦迫如衔羁。
山中无尘水清白,安得去吟梁甫辞。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半老时。肥遁虽无润屋物,劳谦却有克家儿。

筋骸幸且粗康健,谈笑不妨闲滑稽。六十二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有田可食,惰者不耕。惰者不耕,三年而荒。三年而荒,三月治之。

破土得绿,微有生机。东家贫儿,上山拾栗。母病失炊,无忧晚食。

西家贫女,携兰种香。眉有怨色,怨春不长。贫儿贫女,各有心绪。

虽日见之,难相告语。寄语惰者,力不恃人。以力恃人,自弃其身。

自从丱角至童颠,是事无心总听天。今日喜逢长至日,来年恰遇古希年。

一官三纪閒居半,万马千军命偶全。适有蜜蜂肯伴我,晴香烂醉玉梅前。

苇屋萧萧暗市尘,纵多花柳不成春。
车声自绕东风展,不管天涯有远人。

窈窈松林暮,萧萧桂树秋。清江三百里,一发见归舟。

雨余寒气浅,园林作春媚。
不知海棠花,新来著花未。
十咏探梅护径苔,柔情端不为春来。
琴亡谁谱江南弄,空使疏香度夜台。
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
问津龙吠处,觅路霓光中。
徙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
当知步兵哭,初不为途穷。

手提巴鼻脚踏尾,仰面看天听流水。天明送出路傍边,夜静还归茅屋里。

布衣颇不贱,视我隐侯裔。三箧暗能诵,贵游争交知。

山川助贫窭,乃欲安蒿藜。岁暮长安道,著书新满帷。

闲将屐两踏春阴,有约招携到石林。方外形骸能摆落,云山踪迹自荒深。

和风习习调花气,清磬微微度涧音。独有使君真不俗,几回长啸又高吟。

闻说初年失偶时,回看囊箧鬓成丝。谁知旧室如新室,解抚前儿似后儿。

南涧蘋生方得助,河阳花落不胜悲。高楼百尺今休上,望著佳城空泪垂。

时际垂杨秋色寒,垂帘兀坐弄毫端。无心落帽发常整,有意题糕韵又难。

黄菊虽开犹寂寞,白衣未至倍辛酸。侧闻游子登高去,一枕羲皇梦里看。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