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宋史翼》有简传。有《献丑集》一卷,《梅屋集》五卷,《梅屋诗馀》一卷。《四库总目提要》谓其诗“沾染于江湖末派”,大抵以赵紫芝等为矩矱,以高翥等为羽翼,以书贾陈起为声气之联络,以刘克庄为领袖,“然其咏歌闲适,模写山林,时亦有新语可观”。
废官旅吴门,迹与世俗扫。构亭沧浪间,筑室乔树杪。
穷径交圣贤,放意狎鱼鸟。志气内自充,藜藿日亦饱。
不图名利场,有士同所好。南闽章其氏,傅名字传道。
清晨闯予门,疏爽见姿表。大篇随自出,烂熳风力老。
安敢当所褒,读之俗惊倒。开轩延与语,指亦有深到。
半生蹋京尘,识子恨不早。扶疏珊瑚枝,本不自雕巧。
当珍玉府中,何故委衰草。秋风还故乡,无或叹枯槁。
贵富乌足论,令名当自保。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雨鸣潇潇风满壁,虚堂孤坐春草夕。何来两客登我堂,坐索瑶琴鼓前席。
吾家焦尾旧无弦,世路逢人不解传。丈人锦囊出绿绮,为我挥手松风前。
宫声一曲试瀛洲,文物翩翩禁苑游。人间帝子铜龙馆,海上仙人绛玉楼。
倏忽凉飙飘四屋,新声转作潇湘曲。沙清石碧江水寒,月明叫入汀洲宿。
弦悲调急声转微,满堂击节泪沾衣。幽兰白雪何要眇,此意世人知者稀。
丈人自是贤豪客,横琴呼酒双眼白。借我朱弦三尺强,试理清商入萧索。
几日哀音发峄州,伤心千绪泪双流。那知渭水燕飞地,正是辽城鹤化秋。
幕府勋名留赵魏,词垣文赋拟枚邹。可怜一片长安月,犹照当时旧酒楼。
黑山东下水如潮,晓傍祠门绾玉镳。野老尚能陈往事,秋襟何啻挹奇标。
河丘勋迹晴空丽,洛社耆英故国遥。秀野囗中神注里,欲凭江雁寓芳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