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前二日

梅花买到满楼香,但笑吾家节是常。
雨冻不应无雪冻。肩疮更复有头疮。
桃符爆竹年将近,绣线书帷日渐长。
三岁岭南江左路,岂知八十客钱塘。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一主长江印,三封东省书。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梦幻将泡影,浮生事只如。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回,云容碎。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
叹息谁能会。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地。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差、寸阴何速。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
是处有、雕阑送目。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悠悠乘坠寄舟车,与世真成一梦蘧。
苦忆晓更鼍报鼓,喜逢秋远雁横书。
江山似与诗人助,水月应知静者如。
投老得归随处乐,独醒尤笑楚三闾。
世事玲珑说不周,慧心人远碧湘流。
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
一月天何醉,四山云若痴。
潮添积雨后,春到寒江迟。
梦觉客衾薄,灯昏邻笛悲。
流年孤艇送,不觉鬓丝丝。

青门二十年前路,白发长歌归去来。诗比放翁还万首,酒同张旭且三杯。

柴关竹坞通樵径,水鹭沙鸥狎钓台。最喜中秋近华旦,寿尊常对月明开。

平生高义想穹窿,京邸年来会面重。清论坐中消客气,威棱行处慑妖踪。

泷江行李来时路,僰道音书到日封。乌府深严公事少,日长谁与坐从容。

芳心元不为春劳,脉脉离愁黯欲销。一种幽情骚不挽,百生清怨笛难招。

静依淡月临江驿,暗逐寒云度石桥。蕙歇兰衰悲吊影,空山千古恨寥寥。

出郭栽花涉小园,归调琴谱辑诗编。
少年豪健今揫敛,休羡骑鲸李谪仙。
生民尊祖,时迈造成。
江汉拨乱,凫鹥持盈。
四诗之道,始于和平。
五际之变,通于晦明。
宣宥密之基命,敭遹骏之休声。
或箴规于阙政,或歎咏于芳馨。
俯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花漠漠弄秋晖。
东篱彩菊隐君子,醉觉人间万事非。

钱塘亦是兴龙地,王气依然据上游。铁箭旧传唐岁月,玺书曾拜宋春秋。

江潮出没三千里,风雨凄凉十四州。剩有湖山供庙貌,坐看锦绣欲生愁。

西行过端溪,放棹入谷口。千峰叠回环,一水何深浏。

沿津三五家,寥落依山阜。岩石凌空虚,相对如配偶。

老坑生奇质,鬼神日夕守。鸲鹆眼难逢,蕉叶贵清厚。

造琢付词人,文光直射斗。龙蛇惊毫端,烟云泼墨后。

举目眺两崖,苔铺虎豹走。俯耳聆渚宫,风激冯夷吼。

山川爽襟怀,笔砚吾良友。对此融心神,萧然出尘垢。

孤鸿一声来,魆地乡心陡。

三世诸佛不知有,覆水难收。
狸奴白牯却知有,头上安头。
白日西沈,黄河北流。
推倒门前案山子,从教坐地看扬州。

坐意湘西野客家,诗筒茶灶旧生涯。痴云阁雨山腰重,老树冲波岸脚斜。

避缴冲芦怜雁阵,采花酿蜜厌蜂衙。故溪幸可浮茅屋,归听崖翁响钓车。

冰蟾初吐,银河如洗,闲却机丝多少。金风玉露不多时,生怕是、晓星上早。

油花试卜,针楼暗度,儿女芳筵竞祷。盈盈隔岁一相逢,更那得、工夫赐巧。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