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仙凫远,梁王驷马来。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缁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秋窗昨夜秋风起,百感心成一寸灰。
千里雁来书未至,五更虫语梦初回。
地连洛汭浮云断,山接荥阳夕照开。
何日黄河航一苇,中条山顶望青台。

拥节持麾泽在民,仰看台阁笑无人。刘蕡一策传千古,何假君王赐出身。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君从何处来,遗我明月珠。明珠亦何为,可以照光仪。

光仪君不顾,照之令心悲。

君从何处来,遗我绿绮琴。琴声亦何为,可以扬芳音。

芳音君不听,弹之伤我心。

君从何处来,遗我紫鸶笙。鸶笙亦何为,可以扬清声。

清声君不聆,吹之感我情。

衰颓久矣绝逢迎,卜得山居却带城。方讶里中惊驷马,岂知门外驻干旌。

雄谈入座师资见,玉树临风意气生。多谢文章枉相属,江淹才尽老无成。

表忠观倚圣湖边,坏道阴房剧可怜。几点土花香案上,一双蝴蝶殿门前。

绝无宫监来浇酒,时有游人此系船。吴越蒙恩当战斗,太平忘却五王贤。

秋之为气,有千变万化,人怎描得。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

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一卷残经对好风,会心多在晚村中。已凭沟浍污流竞,自觉烟云色相空。

古墓欹倾耕犊上,野桥低小钓航通。年来渐洗名根净,惟许前溪鸥鹭同。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忆昔重湖北,逢人问处州。寄书宁尽达,觅使苦无由。

风月无离阔,山川自阻修。那知远游棹,又傍昔年洲。

佳节动高兴,凭陵翠巘孤。山河千里异,风雨满城无。

松下豺犹祭,云中雁自呼。未能酬酩酊,且复立斯须。

内厩多龙马,奚官晚更调。
独矜红叱拨,老气压天骄。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遥分丹阙出,迥对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千金买鱼灯,泉下照狐兔。行人上陵过,却吊扶兔墓。
累累圹中物,多于养生具。若使山可移,应将秦国去。
舜殁虽在前,今犹未封树。

年几五十鬓成丝,物理人情觉悟迟。处事求名先得谤,谋身弄巧便成痴。

豪吟气象清平世,沈醉情怀太古时。长笑一声归旧隐,空山魑魅最相知。

敦罗衫子软纱裙,一样温存眼色分。只恐贪杯郎醉倒,累侬代饮觉微醺。

云兴霞蔚控千山,势压江南广殿寒。风偃万松斜日晚,卧看风雨落人间。

两鬓轻霜渐欲丝,驱车日暮怅何之。看花到眼翻新样,剪烛谈心有旧知。

羁客羞弹冯子铗,愁人怕读楚些词。数行淡墨留题处,好作珍珠一串思。

此花不愧浅深红,得性那能与俗同。他日倘寻高士传,相逢只合唤黄公。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