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槐庭东游,赋此寄赠 其二

凫舄乘风上碧虚,鸿龙玉狗守天居。少年日下看花好,华屋随人漫曳裾。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一作 对樽酒)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贵不忘。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
点翰芳春色,传杯明月光。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

结子卑枝繁,成蹊长策舍。饱杀驺侏儒,谁牵果下马。

洪都山高章水深,五湖为带江为襟。临江郡城瞰空碧,上有玉笥凌千寻。

下有渝川一道清彻底,雕甍画栋光沉沉。谁其居之傅岩后,天遣山川毓灵秀。

四山幽鸟啼深春,万点浓花乱晴昼。吾尝挹群芳,披众皱,蹑云根,觇天窦。

书声出谷秋籁鸣,璧彩穿林夜光漏。樵童牧竖不敢溷迹乎其间,独有仙风折长袖。

仙乎仙乎飞绝尘,一住京华三十春。蓬山弱水岂不乐,望里乡关天外身。

鸾书驿骑随车轮,倏忽三尺如有神。谪仙梦寐本为幻,季卿图画元非真。

何如锦袍金带佩双玉,解使中原识凤麟。君家兄弟如两谢,犹有惠连居凤舍。

天涯去住各关情,虽涉江山不相借。借君彩笔赋君诗,仙乎早和凌云词。

琼林玉树远在万里外,谁道弟寒兄不知。

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

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

谩夸词翰纵横。还自愧、文章浪得名。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它年流播,尽付来英。

宝泽楼前,琼恩堂上,几度笙歌共醉醒。沧洲远,鳌峰乌石,目送君行。

西斋休憩地,永日卧书帷。
燕舞随风絮,莺啼集露枝。
病因闲自疗,春与醉相宜。
却悔牵行役,年来忽去兹。

一洗中流万斛尘,清风高捲绛帏春。时危不避牵裾疏,宋末犹存报主身。

剩有勋名归太史,长留灯火荐芳萍。菊坡门下推多士,衣钵如公有几人。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织就回文停玉梭,独宁银灯思念他。梦儿里休呵,觉来时愁越多。

宫髻高盘铺绿云,仙袂轻飘兰麝薰。粉香罗帕新,未曾淹泪痕。

羞对鸾台梳绿云,两叶春山眉黛颦。强将脂粉匀,几回填泪痕。

寄与多情王子高,今夜佳期休误了。等夫人熟睡着,悄声儿窗外敲。

两个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柳边淮水一般绿,花底钟山分外青。
闲趁游丝不行远,夕阳才过已疏星。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满窗晴旭散轻埃,报答生成只酒杯。
篇什正须今日用,岁时偏傍俗人来。
轻舠上藕泥初拭,小巷争鱼臭不开。
试作横竿权土炭,隐从夜半候阳回。
寥廓秋云薄,空庭月影微。树寒栖鸟密,砌冷夜蛩稀。
晓鼓军容肃,疏钟客梦归。吟馀何所忆,圣主尚宵衣。

海内相过友,如公独爱余。恨无青玉案,空对子云居。

乞食言辞拙,谋生计虑疏。每惭知己厚,时复访樵渔。

陋人居止。旬一集真终日喜。先自薰风。客目轮流次第通。昔贤置酒。十老半千年纪寿。知彼由何。真处闲中日月多。

烽火销来五十年,居民初不识戈鋋。耕桑满野帝何力,千里边城自晏然。

玉树临风芹藻香,堂前争羡锦衣郎。传经指顾家声远,挟策驰驱翰苑场。

千里池边腾骥足,三冬火里慰萤囊。丹书叠下流光远,翠羽斑衣乐未央。

风雅谁堪比,羡元龙、襟期磊落,词华工丽。江左纷纷诸俊彦,端让难兄难弟,早已著、惊人姓字。

几载倾心思会面,恰相逢又隔新丰市。黄叶落,暮秋矣。

九重近日频留意。正一时、班扬董贾。齐登启事。壁上偶题红杏句,佳话由来称旨。

好打叠,金銮应制。漫拟甘泉工献赋,更挥毫、草檄龙颜喜。

沽浊酒,共君醉。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饬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剋画,平斗斛、变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王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