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道路北风发,飘飖吹我行。他乡换双鬓,残岁转孤旌。
夜雨草根活,晨晖山色明。经过从候吏,杂树识方名。
初无勋德在生灵,徒以游谈致上卿。血食官祠尚千载,男儿要自勉功名。
怀聚亘昏夜,恻然华发惊。零雨迷昏旦,修涂阻远营。
惠风启夕光,欣绪慰良征。披榛幸不违,悲喜交含情。
丁东铿戛碎璆琳,掩尽朱弦窈眇音。花外粉墙遮不断,佩环清彻洞房深。
落日双溪暝,南风一舸轻。水萤飞不定,沙鸟宿还惊。
捲幔滩声远,披襟露气清。千峰互回合,何处望神京。
胸中磊磊夜光寒,霹雳惊飞在舌端。梦去幽寻绕山麓,诗来喜色上门阑。
四时更运不停轨,万物并流皆疾湍。两鬓凋零壮心在,忍穷怀抱若为宽。
幻梦邯郸又一场,飘零零剑竟何方。芳春似客匆匆杳,清昼和愁细细长。
衔石恨徒传帝女,补天力漫仗娲皇。定知暗滴空阶泪,化作秋花也断肠。
百计归难禁,生缘乐未穷。听钟榔叶雨,攲枕荔花风。
客久闽音化,交深楚俗通。片帆明日远,云断海天空。
紫凝山前野水长,阿咸深住五云乡。八年不见头全白,九日虽过菊未黄。
屋外松篁寒作伴,堂前孙子肃成行。从今相就须宜数,不见西山易夕阳。
高阁面山城,逶迤汉峙平。片云千古色,一望九愁轻。
瑞叶飘初定,仙衣缀欲成。知君幽赏足,持赠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