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瘦玉萧疏触处宜,仙风一霎散霜威。未应舞罢排云去,更看丹砂理雪衣。
故园秋色广陵间,闽海悠悠自不还。纵使芜城愁易老,那能长客武夷山。
彭祖冈南古颍川,先生茅屋尚依然。甘贫已道为官好,勇退争誇引老贤。
归路载添新白发,到家唯有旧青毡。耆英洛社如堪结,留取风流久远传。
与君结发欲超尘,底事蹉跎各有因。君若果行予早决,清风明月两閒人。
光彩曜白日,笑语凌高风。冥漠分永诀,梦想如暂同。
当寐讵知觉,视色旋成空。达性悔不早,百忧坐相攻。
失路王孙卖宝刀,西风滚滚雪如毛。别君万里无相赠,亲解牛绒罩甲袍。
天外何人赠一枝,未曾相识足相思。翻怜苏李赓酬处,那得中原几首诗。
昔年曾在山阴住,不谓山阴到此堂。苍苔翠竹汝所好,白石清泉吾故乡。
禹穴有怀游太史,鉴湖无复赐知章。张帆明日竟东下,雨过西兴树影凉。
野坂微闻禾稻香,飞飞黄雀漫相将。老农拨食儿童笑,午日流煊暮雨凉。
天路九衢终不到,人间一宿即为乡。深宵起立东阶望,玉箸遥连斗柄长。
君今复此别,吾党更何人。渺渺千秋业,茫茫百感身。
微言艰独讨,高义向谁陈。余亦欲归去,湖西愿结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