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未识春风面,先闻乐府名。洗妆侬出塞,进艇客登瀛。
儒林从昔蔼英猷,蚤步亨衢孰比俦。四坐俊翘环策府,一时名位冠瀛洲。
九苞丹凤标文采,五总灵龟擅智谋。东观退朝何所似,广文诗健欲凌秋。
长离乘风起,四顾求所栖。路穷临苍梧,复排层霄飞。
岂不愿安处,不知所可依。罾缴充径隧,鸱枭正鸣悲。
瞑夫抱同律,旷绝将何希。
湿鸳绡,寒麝炷。一样今宵,抛却春三五。别后月圆知几度。
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
卜金钱,裁尺素。鹊语灯花,总是无恁据。五月江城书到否。
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
婞直风高党祸兴,三君八俊死相仍。一生危行言能逊,独免黄门宦者憎。
邯郸梦醒已多年,闭阁空山息众缘。池上荻枝抽画笔,窗前蕉叶展书笺。
忘机并欲焚棋谱,食淡时教设净筵。自笑比来搜句倦,被君犹唤作诗仙。
独坐不成寐,夜深天欲霜。炉薰生细缕,灯晕结寒光。
世事鬓毛短,客怀更漏长。引杯聊自酌,非是为诗狂。
禅宗理学与全真,教立三门接后人。释氏蕴空须见性,儒流格物必存诚。
丹台留得星星火,灵府销镕种种尘。会得万殊归一致,熙台内外总登春。
行不得哥哥,未曙登程日已蹉。腹饥足趼可奈何,前山雨暗豺虎多。
住本无心去亦轻,江湖深处更逃名。水能回棹如多恨,山不留君空自清。
细草长松收健句,夕阳朝雨对离情。云鸿未隔人间路,应报红颜羽翼成。
行看岚翠泼人衣,坐觉溪光冷入帏。境美最贪茶后睡,身轻差熟梦中归。
山衔楚雨黔云起,鸟掠湖烟岭树飞。一曲芷江清澈底,美人不见思依依。
二十馀龄入帝京,何人海内最知名。三千首上追风雅,五百年来见老成。
岭海烟波生肺腑,关闽风月在窗棂。自从别却金台后,夜夜天南看德星。
万仞崖头曾借路,百千禅侣尽生疑。只因满眼多巘崄,不识天然却问谁。
临别犹馀一面缘,无言相对并凄然。惯将心事瞒鹦鹉,怕有离愁说杜鹃。
秋以为期应不爽,月如无恨定重圆。含情偷向旁人问,此处江南路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