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离居感时节,寤寐不遑安。青灯晦壁角,檐溜如崩湍。
屈指计日月,殷忧集多端。蛙黾尔何知,叫噪喧草莞。
中夜揽衾裯,凄凄阴气寒。凤凰铩羽翼,卑飞避鸱鸢。
抚几一长叹,声出心巳酸。
苦节收来烜古今,百年当日为谁深。须还妇女无穷计,亦是人间本分心。
冯道胡为千古唾,刘家却此两真金。我知东白文章泪,铁石人看亦满襟。
离筵罗众珍,鲤尾配猩唇。自家不能食,长跪劝行人。
西湖雪厚冰彻底,行人径度如长川。风吹盐池结阴卤,日射玉田生暖烟。
鱼龙穴里寒更缩,鸥鹭沙头饥可怜。安得长冰通沧海,我欲三岛求神仙。
春雨闻钟岭,乱山啼杜鹃。因思乱离日,复见太平年。
步月栖岩穴,凌霜度岭巅。古松曾识我,深省复潸然。
昨日相期早出村,今朝日晏未开门。可人一夜东风雨,绿遍天街旧草痕。
举足没泥泞,市道无行车。兰桂贱朽腐,柴粟贵明珠。
绛帐传经忆马融,千秋大道孰为东。梦回几度严陵道,老去长咀澹味舂。
黄鹄馀歌哀动地,青云逸翮倦摩空。平生事业看流水,徒抱遗编学郑佣。
宝剑遗编在,挑镫击节吟。恩雠千古事,湖海一生心。
气逼秋霜冷,光腾夜月沈。从军应有愿,慷慨答知音。
解印遄归意若何,山人长忆旧相过。词锋稍见禅机熟,案牍不如吟卷多。
花雨听莺春满酒,柳风回马月摇波。赏心乐事皆勋业,留与溪翁溪女歌。
百年尘劫里,过眼一风灯。解脱人皆佛,清闲我亦僧。
升沈原有故,梦觉果何凭。借得蒲团力,消磨障几层。
白华秀岩谷,孝子心苦悲。幸逮百年养,食贫常阻饥。
浃辰被淋雨,道路人迹稀。子无一金产,何以自支持。
立身苟不愧,贵贱同所归。有才不用世,天意安可知。
吾生方多忧,相见未有期。爱子千金躯,令名无已时。
欲悉田家事,无将上下暌。儿童擎绿酒,野老馈黄梨。
忘分辞方尽,陈情意转凄。莫云民俗薄,绥靖念残黎。
步蹑霜莎入梵宫,一轩佳处属支公。剩开青琐延明月,疏植修篁待好风。
笠泽波声春雨里,洞庭山色夕阳中。江头景物牢笼尽,欲寄琴尊此养蒙。
渔翁牵纑渔妇纺,膝上儿看掉车响。溪南溪北趁冬晴,水急船多欠新网。
祝儿休啼手正忙,网成得鱼如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