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运改城隍变,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前殿久成灰。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六尚皆分典御行,司珍尤重膳羞良。小金盒子黄封贴,细字臣民预品尝。

山上山根溪一湾,著亭管领此溪山。
云南更在青天际,步一步高从此攀。
青琐仙人解玉符,秋风一夜满江湖。
曾歌郢水非凡曲,未扫旄头负壮图。
终日望君郢欲尽,平生知我世应无。
扁舟应约元宫保,潇洒莲泾二丈夫。
斜阳流影入房栊,复绿重红掩映中。
想得那人新睡起,倚床闲啮绣残绒。

十行一目古谁如,强记宁惟七箧书。一盏青灯人白发,病中犹不负居诸。

受降城下橐驼群,幕府屯田杳不闻。
三辅干戈消白骨,九秋烽火暗黄云。
边疆竟尔堪忧国,往昔何人议战勋。
休道朔方元保障,健儿犹哭李将军。

白蘋红蓼秋江岸。早有蜻蜓斜睨。须褪蜂黄,乳含菽玉,恹恹倦起。

乍历金风,谁知渐老,蜜房深闭。应只似、天宝鸡坊皂衣,人在空记得霓。

裳事零零玉露,含愁漫、阁住泪珠难坠。无情忍见蹴碎,菱花啄残菰米。

自惜残香,又逢劈破,辰离烟水。问多情、碧藕抽丝,可得经时重繫。

高僧已送鹅翎白,好客仍分鹤顶红。秋日两株开烂熳,晚花原不嫁东风。

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
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
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
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
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
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
愁不能醒已白头,沧江波上狎轻鸥。
鸥情与老初无染,一叶轻躯总是愁。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因时运。圣策施。长蛇交解。群桀离。势穷奔吴。虎骑厉。

惟武进。审大计。时迈其德。清一世。

糠秕功名是素怀,治贫有药便归来。谁知黑劫三生定,竟与青山一例埋。

不知星子陨何年,岩洞空明势若悬。好挽石牙窥秘穴,忽从山后达诸天。

厨供野酌寒吹叶,僧送清茶细引泉。买得小舟寻别胜,蓬壶归路已茫然。

居庸西下尽烟峦,夏木翻风料峭寒。沙碛马嘶边草短,山椒云破驿楼单。

天连雁塞高横岫,水落洋河浅见滩。自笑书生乘传出,白头羞戴进贤冠。

山茶本冬花,憔悴遂开晚。侪辈斗芬芳,己独尚息偃。

及兹春事深,渥丹始赫烜。参列姚魏前,正色无婉娩。

因之观我生,平昔匪骄蹇。衡门自栖迟,临老遇推挽。

朱紫皆少年,迹亲心自远。华颠岂怀荣,田里幸得返。

功名船上滩,岁月轮下坂。抚树三叹息,岁寒同缱绻。

不到岁时久,生来人事疏。
扫云僧亦去,谁伴主翁居。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洮州健儿骑大马,道逢高轩不肯下。击鲜赌酒刲牛羊,刍粟纷纷掠原野。

头白老翁驱负薪,小姑小妇令抱衾。酣歌大嚼意不足,抽刀横索床头金。

吁嗟乎此曹虓豁悿于虏,芥虿尸僵目还弩。毡裘未扫板屋空,万户千村泪如雨。

丑奴螳臂逆颜行,海西烽火明辽阳。若斩楼兰报天子,士女何惜倾壶浆。

所嗟此曹朝气索,鞲鹰一饱不复搏。可能鸣剑驰伊吾,未必据鞍誇矍铄。

摐金伐鼓闻雷坪,高牙大纛呼将军。坐看部曲择人肉,充耳衔枚如不闻。

傍檐开晚酌,移席憩幽轩。三月送归客,一尊怀故园。

日低松竹乱,鸟下薜萝喧。寂寞羁栖者,蓬蒿正满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