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晴烟袅袅弄晨炊,雪屋流澌未觉迟。拟挈冻醪追胜践,聊穿蜡屐过疏篱。
扫开折竹仍三径,认得残梅祇数枝。不耐岁寒心事苦,滔滔欲说定从谁。
宦游强半侍仙祠,况是悬车耄及时。厚薄人情穷易见,阴晴天气病先知。
绿樽一醉真当勉,白发千茎莫自疑。野渡山村梅柳动,身闲何处不熙熙。
我持龙尾溪头石,来寿凤毛池上人。清爱石将人比德,寿看人与石为邻。
长留天地石家事,坐镇浮浇静者身。记取翰林挥翰客,年年来此颂芳辰。
太行巍巍形势尊,造物设险雄中原。巨灵一朝擘石裂,连峰忽断开山门。
侵云直上几千尺,挂壁一径愁攀援。十步回头五步坐,慄慄汗出如浆翻。
清风掖至最高顶,下视寰海尘埃昏。天坛咫尺若有待,顾我不往惭食言。
世间好处岂不爱,脚力虽尽心常存。为君试写远游兴,夜半月出清吟魂。
一片枯槎物外仙,浪花如雪水如烟。只应直到天开处,冷笑閒横尽日船。
雨抹荷池,添艳了、闹红稠绿。更带着、牵鱼藻鉴,浮波凫玉。
榴朵辞枝焚碧藓,蝉声送远翻新曲。向幽轩、一枕梦惊回,风敲竹。
丝雨霁,轻凉足;残照短,纤红续。渐云遮津口,烟黏山麓。
凉月照人心似水,此身拟向清虚蹴。记广寒、庭畔素衣中,曾相熟。
舍舟登陆三日间,今朝饱看凌江山。宾旸门外莽空阔,洪岩青嶂纷斑斓。
珠玑楼巷榜仍旧,亭亭几树霜枫殷。老榕稚松满岩壑,万绿嵌以荔子斑。
小春更比春景厉,丹黄紫翠开心颜。槐花塘边路幽邃,红梅驿畔峰回环。
曲曲徐向螺壳转,娟娟况有蛾眉弯。枝头玉蝶正飞舞,吟兴勃发须臾间。
方思敲火品卓锡,沙弥膜拜陈忧患。荒祠仅余四壁在,却走龙象奔豺獌。
十八年前我曾到,七梅痛已成枯菅。相公风度且勿论,大力能凿横浦关。
功德及民礼宜祀,微公鸟道穷跻攀。雨淋日炙尘网挂,云车风马何时还。
雄州筑郭费甚钜,此役不过数百锾。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重安户牖整栌欂,再施华垩除昏黫。神兮妥侑降之福,岭南岭北无恫瘝。
暗香补种一千本,花时行旅都忘艰。前贤盛迹半芜没,我方惆怅红桥湾。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
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
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
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
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
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
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
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
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山行苦登陟,水涉意自洽。南峦一雨泻,北湖千涨纳。
岑岑帆初扬,浏浏风愈飒。莲歌夹浦闻,渔唱隔烟答。
摇裔顺流潮,隐见依城阁。云霞暮生变,凫鹜晚成匝。
蕴灵兹土胜,探幽予心合。延伫湖上濑,罙然忆苕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