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我本惜春人,常恐春色老。沙阳渺天南,春到一何早。
群芳忽烂漫,自觉被春恼。招邀适名园,景物得幽讨。
灿灿桃李妍,娟娟松竹好。虚室自含风,回塘已生草。
酌酒对芳菲,论文慰怀抱。瑰奇窥李杜,寒色笑郊岛。
软语既温温,高谈方浩浩。二子若骅骝,轻车驾长道。
而我正飘蓬,摧残已枯槁。家在天一涯,情若风中翿。
幸然得相从,豁我忧心捣。青春能几时,落花看又扫。
宁辞金罍空,坐使玉山倒。世事可两忘,悠悠信苍昊。
曲林门巷绕溪斜,近接三门洞水涯。岂必山中称相府,自应云外有仙家。
斧斤不到阴森树,池馆长开烂熳花。最爱隐居生计好,笔床诗卷领年华。
腰组归来且打乖,阖庐才可著吾侪。可堪佳客寻衰迹,更著新诗起壮怀。
枉对青山记排闼,好当红药咏翻阶。一从悟得惊人句,自悔枚皋赋似俳。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