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坎坎鼓,祀田祖。新酒在盂豚在簠,阿翁呼孙儿馌妇。
拜跪祈神降田所,愿神再三听祝语。五日一风十日雨,穰穰满家多黍稌。
往来野田无雀鼠,出入道路无豺虎。丁男在家应门户,先祈一半输官府。
神今有食农有土,常年力作甘辛苦。春秋报神神莫负。
山云飘萧山月凉,溪风飒沓溪流长。山水遗音秋满耳,似与琴响参宫商。
若人领此山水胜,谩托冰弦寄幽兴。天空自觉响逾寂,指落先与心相应。
音传今古知者稀,孰云举世惟钟期。仰天为尔一长啸,音兮琴兮知不知。
蔡京奸计假荆公,绍述虽同事岂同。不向岭南消祸本,更从海上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