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大雅时之老,高阳世有才。英名知四海,公议许三台。
华皓辞归去,苍黔望起来。一朝嵩构毁,悯册感馀哀。
人祝先生寿,勋名而福禄。伊惟小门生,而乃异斯祝。
所祝在斯文,其寿非已独。尝闻侍席言,檃括因以复。
孔孟至皇朝,文与道相属。溯自熙丰后,专门始分目。
欧苏以文雄,周程理义熟。从此判而二,流派各异躅。
伟哉水心叶,同轨混列辐。粲粲云锦章,理义仍炳烛。
筠窗一传后,人已沾膏馥。正统的属任,非公绍者孰。
鲰生耳闻此,惊诧叹不足。因捧介寿卮,谱在歌诗轴。
愿言清节高,岁寒等修竹。长以文鸣道,声金而振玉。
上而轧汉周,俯命骚以仆。门生严楷法,剩将从纪录。
蔡州风雪昆仑月,奇功半由昏夜。闲道衔枚,乘虚破竹,旂鼓真从天下。
纵横阵马。剩百骑穿营,锦帆兴霸。力洗妖腥,大河奔浪势倾泻。
东南数年格斗,劫灰犹未净,搔首嗟讶。白骨云屯,黄金土掷,安得江山清暇。
公真健者。使十万么么,望尘惊怕。特将纷纷,战勋谁继也。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韩云五色起商霖,博济清时泽更深。内苑文章留片玉,维桑名德重兼金。
载歌陟岵悲存没,应补棠华耀古今。仰止仪型感畴昔,椒浆释奠泪痕深。
榆林四望黄沙际,千里连墩绝塞天。夹道陈兵横套口,长城环堑绕延川。
徙边御史筹无缺,折色司农计苟全。此地从来多勇敢,莫教枵腹事鸣弦。
十二琴斋余雅韵,道人书画风流。白头来访赤松游。
林泉真隐逸,茗阁小勾留。
万里桥边雪水活,一庵自足千秋。雨中凉意上吟篝。
眼前皆俗子,物外得仙铸。
蒲荒菰冷,吴淞路、日沉远浦云黑。今宵最苦,乡城未远,已同行客。
江清八测。又从此、签程第一。料冯夷、还应笑我,岁岁挂帆席。
忽洒廉纤雨,渐引新愁,起抛吟笔。翠尊纵在,怎能消、此时岑寂。
况见灯昏,便想到、鸳楼锦瑟。舣扁舟、漫近戍柝怕听得。
青雀舟分,黄鹂坊别,帆湿春雨。闻坊僧扉,便携诗锦,笑指烟云路。
卷县西南,万千翠壑,知被何山留住。寄苔笺、双鱼纵有,去时怕无寻处。
竹村射鸭,杏楼招燕,往事逝波漂絮。隔幔秋灯,邻墙夜笛,引得乡心苦。
十年前约,蓬茨并结,小雁飘零如故。荷长镵、相从采药,可能待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