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燄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传闻蜀道难,行客若登天。紫竹深无路,黄花忽见川。
闻禽嗟异域,问俗访耆年。欲识京都远,惟应望日边。
除却廷圭跨乃翁,几家绝艺后能同。来男作相虞儿匠,何怪方今曹素功。
欲唱凉州调未真,米嘉荣后更何人。只今才俊休相笑,曾是文庄席上珍。
自捲新图寄长公,幽篁古木两三丛。燕城六月尘如海,得似南窗卧竹风。
龙开依御沟,凤辖转芳洲。云峰初辨夏,麦气早迎秋。
山翠馀烟积,川平晚照收。浪随文鹢转,渡逐彩鸳浮。
风花转未落,岩泉咽不流。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
帘额因风蹙,钗痕带月交。红栏深院小芭蕉。任是有风无雨、也潇潇。
病久诗才减,心怪酒气摇。有情没绪把人撩。不到春归不把、绿杨饶。
石门亘西天,幽花央山路。归鸟竞喧呼,夕阳隐芳树。
登登青厓端,偶与群公遇。散坐云壑间,会兹静中趣。
纤月何娟娟,清风洒襟素。
拜辞膝下思凄迷,望入闽关是故溪。莫忘白门分手处,绿杨残照乳莺啼。
鹿耳潮来急,天门此要津。奇观开万古,好景在三春。
日暖涛翻雪,风和浪跃鳞。茫茫穿港口,滚滚拥江滨。
水鸟随波至,渔舟向岸臻。登楼时一眺,远望正宜人。
笠檐蓑袂渔乡侣,吴根楚尾分散。八尺风漪,一帘月额,梦里有时相见。
琼签恨短。早城柳翻鸦,楼巢起燕。独凭朱栏,镜奁照影暗魂断。
东园消夏正好,吟仙裙屐聚,筹碧攒椀。酒外禽多,澄边鱼密,料有香缄传远。
兰江风便。判细桨轻划,来寻曲院。对卷鲸波,玉舟休放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