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四景 其三 盘古沟壑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马政,(1450-)字公敏,青县马庄子人。明景泰元年生,成化二十一年(1485)举人,二十三年(1487)进士,弘治元年(1488)授翰林院检讨教官,三年(1490)升兴府左长史,后历任岷王、楚王府长史。以峭直忤权贵致仕归乡。曾修《青县志》,博学能文,善为诗,著有《清台集》,其诗录于嘉靖《河间府志》。
  猜你喜欢

谁剪轻琼做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园林晓树恁横斜,道是梅花,不是梅花。

宿鹭联拳倚断槎。昨夜寒些,今夜寒些。孤舟蓑笠钓烟沙,待不思家,怎不思家。

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莫放笙歌容易散。须同玩。姮娥解笑人无伴。抱尽金精来碧汉。醉吟莫作寻常看。已过中天欢未断。还同叹。时情已向明朝换。
文史平昔契,淮山别离心。
省中并日直,天上青春深。
买屋近城坞,往来成竹林。
诗模黄著作,吾亦意骎骎。

武子才高八面宜,一身何事不兼之。精神可惜须完养,瘦骨伶俜玉一枝。

已自伤余烬,何劳厨传灾!早应防厝火,空复冀燃灰。

鼎俎浑轻掷,盘盂且尽隤。明朝添菜色,那得爨烟开!

武安王生谢公侣,逢人每道四溟子。经笥曾携隆虑山,褐衣傲睨长安市。

同时淮上有吴生,苕霅为丞色不喜。王生作簿向稷山,大笑各行其志耳。

稷山远在汾河西,太岳中条与绛齐。保障茧丝堪一试,凤鸾枳棘且安栖。

王生禄米薄升斗,醉后谢公诗满口。车行上党近青天,先访谢公一携手。

何门今曳邹阳裾,当垆岂卖临邛酒。高歌但拥如花人,刀环昨寄漳南否。

欧生海上欲归时,停云为道最相思。绛帖紫参难远致,秋鸿须寄谢公诗。

纤条袅袅雪葱笼。翠阴重。暖香融。想是春工,满意与薰醲。

百畹种兰千亩蕙,都办作,一帘风。

花间人似玉芙蓉。月明中。下瑶宫。只恐行云,归去卷花空。

剩著琼杯斟晓露,留少住,莫匆匆。

冶春过了。悔煞当初好。一霎相逢真草草。裙带松来多少。

黛螺爱染眉长。罗衫熏透炉香。时把菱花私照,也还值得思量。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斗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驾石为桥竹作笆,萦纡流水护人家。轻风几阵清香送,开遍田间晚稻花。

遥夜淮弥净,浮空月正明。虚无含气白,凝澹映波清。
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
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已成。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

天籁凉生竹,山鸠鸣向人。偶逢社日鼓,识破陇头春。

夏云多杂色。
红光铄蕤鲜。
苒弱屏风草。
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
丹华香碧烟。
临彩方自吊。
擥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
恒如注海泉。

昔人梦上帝,尚喜颂钧天。况兹开景业,作乐武功宣。

大雅废还理,乘风毁更悬。中和诚易拟,韶夏讵相沿。

犍为磬响彻,嶰谷管声传。小臣滥清耳,长奉南风弦。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余。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长归应不憾,旧学尽成书。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
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
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
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为照齐王门下丑,
何如汉帝掌中轻。
蚤承丹诏入华清,却戴黄冠出汉京。
箫谱好传秦弄玉,炼师初拜许飞琼。
衣沾别岛朝霞色,梦断长门夜雨声。
十二层楼何处所,芙蓉花外是仙城。

寓居萧寺便为家,问舍求田事未涯。平昔孤踪犹可表,少年豪气不须誇。

雪消野径生春荠,风动荒林噪晚鸦。极目悠然千里思,祇将诗句傲烟霞。

浪痕自记岑彭垒,冈势云依陆抗城。
自顾颓龄七十馀,久惭顽钝费洪炉。
归逢大老耆年会,衰朽形骸愧画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