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细说金华事。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争教低首樊笼。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唐画名工品格殊,搜求争进入皇居。金题玉躞分伦类,区别媸妍细字书。

羲轩尧舜虽难复,汤武桓文尚可循。
事既不同时又异,也由天道出由人。

倚墙有锄耰,当户有杼轴。虽云生产薄,桑麻亦满目。

况承先人教,藏书令汝读。求仁固不远,所要念念熟。

喟然语儿子,勿愧藜苋腹。亦勿慕虚名,守此不啻足。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露零金井,尘清玉宇,双蓂呈瑞新秋。佳气郁葱,祥烟缭绕,玉门初诞风流。宾客竞回眸。庆虎头食肉,燕颔封侯。骨相非凡,便宜谈笑上瀛洲。
青衫莫欢淹留。有儿孙兰玉,不负箕裘。莲幕向来,花城今日,不妨小试良筹。名姓在金瓯。看佩珂鸣玉,促侍宸旒。直待功成名遂,归作赤松游。

连逢七十二重山,芝朮潜通小有天。自笑何须仙者笑,未忘轩冕顾金钱。

野路青山外,孤村白水边。树迷芳草渡,烟淡夕阳天。

车马劳长道,波涛感逝川。何如滩上叟,高卧钓鱼船。

秋竿倚石台,沙鸟喑相猜。
一草有时劝,几朝鱼不来。
辽空一箭九重城,雪老门风尽有声。
见说禁班宣号令,那边浑不许人行。

悲风吹不歇,孤月近为邻。世上亦寥落,何如山鬼亲。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
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一到都门岁几更,天南天北不胜情。秦关戎马闻时急,闽海风涛见欲惊。

意气独留三尺剑,梦魂尝到百楼城。浮云显晦非吾事,何日重申松柏盟。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妙严院主断声闻,密室圆光覆树云。床下虎心俱化善,阶前鸟迹自成文。

池窥片月遗空心,树接诸天散异芬。传诵六时行道处,至今轩户集氤氲。

行迈越长川。
飘飖冒风尘。
通波激枉渚。
悲风薄丘榛。
修路无穷迹。
井邑自相循。
百城各异俗。
千室非良邻。
欢旧难假合。
风土岂虚亲。
感念桑梓域。
髣髴眼中人。
靡靡日夜远。
眷眷怀苦辛。

惠连书阁对徵川。雨帘纤。一溪烟。梅子黄时,新纤水平滩。

正值故人商秉烛,刚照着,远归船。

小庭已过艳阳天。上疏帘。海榴偏。除却酒垆,只合抱书眠。

冷淡生涯消战日,桐叶底,又二年。

同是穷途同作客,饱得烟霞煮得石。但使清虚烟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

我来避世如避秦,上下无交馈赠屯。倘能屈曲为小贬,何妨白日竟骄人。

骄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大家势利正营营,谁向此中审究竟。

昨夜梦中谁赠云,醒时拾得似纷纷。人间世事尚难料,如何天上获相分。

感此高谊思所报,木瓜何以投永好。今日幼安固如何,却亦未曾除皂帽。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鸪声里雨如烟。

憔悴湘滨客,怀哉有此逢。
二星欣照映,三月惬游从。
公事如羹沸,归心似酒浓。
从今殊出处,别语且从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