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宝靥留香,锦书封泪,要教恼乱愁肠。恨镜鸾双舞,辜负欢狂。

日日东城望眼,但暮云、烟树微茫。人何处,浓阴静院,明月幽窗。

东风万红千紫,算只有寒梅,瘦得何郎。想淡妆无语,孤影昏黄。

好在蓝桥旧路,也便。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燕雁水乡飞,京华信自稀。簟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叠鼓吏初散,繁钟鸟独归。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
人间寺应诸天号,真行僧禅此寺中。百岁有涯头上雪,
万般无染耳边风。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
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

晚吹悲落叶,微云淡秋阳。幽花趁佳节,绿酒生寒光。

秋物谁可人,木奴半青黄。想当持两螯,与客荐一觞。

未须落乌纱,着屐登上方。池边木芙蓉,亦足醉流芳。

醉辄遣坐客,醒复翻书囊。心远门常开,足适屦可忘。

念我安得此,用卧秋日长。衰年迫蹇嵼,病力难取勷。

昔与群少年,登山名跳梁。醉中看茱萸,尚忆故态狂。

岁月挽不留,老大徒自伤。但念拜东野,相从日寻常。

暑气当宵尽,裴回坐月前。静依山堞近,凉入水扉偏。
久是栖林客,初逢佐幕贤。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海近山如沃,杼深屋半芜。
乾坤正风雨,轩冕总泥途。
自叹鸢肩薄,谁怜鹤影孤。
少年狂不醒,夜夜梦伊吾。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杯。
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
至戎小队出郊坰,天寒日暮山谷里。

我所思兮在医闾,欲往从之路崎岖。凄凄霜露临丘墟,鹿场町疃依吾庐。

妻兮抱子愁独居,昨闻边关飞羽书。胡儿杀人如匹雏,将军敛兵不敢驱。

思之不见心踌蹰。

百年乔木阴当户,五亩幽居水映茅。好古喜寻遗老问,避喧懒与贵人交。

从兄受学喜苏辙,与弟分财笑薛包。孝友传家得无愧,聚蚊免使退之嘲。

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别业青霞境,孤潭碧树林。
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帝眷纾时豫,台园赏岁阴。
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御酒瑶觞落,仙坛竹径深。
三光悬圣藻,五等冠朝簪。自昔皇恩感,咸言独自今。
昨夜庭梧陨翠。诗思尤便爽气。无事要生悲,可笑宋家多事。衰矣。衰矣。但校邻翁酒味。

幽人薄世味,耕牧山之阴。自抱村野姿,常怀畎亩心。

行行南山歌,落落《梁甫吟》。挂书牛上角,挥锄瓦中金。

饱饭黄昏后,力田春云深。四体勤树艺,三生悟浮沈。

巢父世高尚,德公人所钦。伊人去已远,高风邈难寻。

抚卷空叹息,俯仰成古今。

皓日照白马,查公往南荒。南荒二千里,马瘦道路长。

官役相程期,车载十日粮。路经龙虎山,且住深净堂。

诸公设高会,四座排金觞。繁弦间豪管,侍女清歌扬。

问君行藏计,陈义富且详。为言十四五,博学交老苍。

少壮志浩荡,仗剑游四方。不意晚得仕,鬓发飞秋霜。

教授古吉州,讲论明三纲。读律始亲民,竟过炎海旁。

出为县主簿,又恐案牍忙。庐阜青遥遥,彭蠡深泱泱。

岂无田园居,亦可归耕桑。不敢慕高尚,匪图承宠光。

恭惟古君子,气貌何端庄。昔在习凿齿,今之汉仇香。

方当盛平世,帝圣辅弼良。四裔息征战,畎亩无旱蝗。

凡居郡邑职,敬戒垂永臧。上当宣德化,下欲赤子康。

公行勿迟留,鸾凤终高翔。山云白浩浩,海月秋茫茫。

寄书问骨肉,毋使失相望。鄙夫江海客,年小血气狂。

把酒执衣袂,赠之紫游缰。人生贵交谊,自此毋相忘。

华馆耿不寐,芳春催赏心。水际月微白,零露花气深。

东峰曙色动,茂树鸣幽禽。时景觉易晏,宿昔成华簪。

岂无济时意,自顾力不任。孤吟倚前楹,恻怆遗哀音。

昨访梅花岩,洒落观飞泉。因怀流水调,哀玉杂冰弦。

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之子抱桐响,与泉相悠然。

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

乍逢琴鹤碧湖来,披毼匆匆夕举杯。意得乳羊扳一醉,博公嘲笑下三台。

客自岐阳来,吐音若鸣凤。孤飞畏不偶,独立谁见用。
忽从被褐中,召入承明宫。圣人借颜色,言事无不通。
殷勤拯黎庶,感激论诸公。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
顾余久寂寞,一岁麒麟阁。且共歌太平,勿嗟名宦薄。
饱挹台城白露秋。又骑黄鹄上江州。恩波浩荡三千里,多少人家愿借留。□寿斝,菊香浮。姓名还喜到宸旒。片□□□□□□,□振□□□下流。

漫浪江湖等泛萍,破囊惟有百中经。一吭辩处长三寸,两手生来应七星。

笑汝道途多坎壈,说人祸福太分明。我今已决为农计,不解从君较五行。

奇秀掩巑岏,休论五十盘。
半生贪偃蹇,从此解蹒跚。
一涧破秋寂,万松嘘昼寒。
自知清太重,不敢再回看。

圣神在御,迪下以德。风教攸系,亟用褒锡。倬彼郑门,有命蠲复。

蠲复之加,式化国俗。国俗是化,匪私于郑。命书下贲,宁独此芹。

凡百士庶,聿来仪刑。况也曾玄,不敬而承。承之伊何,祖训是式。

享祉绵绵,百世无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