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四宵得得并无寒。深谢孙公青顾看。霞袖分开拂雾端。

入长安。回首教贤结大丹。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脆圆供小摘,不待四月雨。新诗同咀嚼,学子心独苦。

浪说陈朝八桧碑,何如此桧古而奇。
灵根据地高千尺,黛色浮空阅四时。
入欲栋梁劳想像,树存陵谷有迁移。
寿星赐汝长生诀,化作苍龙守殿墀。
四十里栏萦一线,上侵云物下惊湍。
我行竹客源头路,蜀道青天不作难。
我来颍川何所见,青青古柏古城傍。
知是荀陈手亲植,令人不觉泪行行。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不须攒剔亦玲珑,漆枕仇家手自工。翻出六朝金碧画,缥霞先著退光红。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岂不直。
生子当置邹鲁间,礼义薰陶易成德。
三江雪花没马牛,曹生扣门言远游。
天地苦寒子何往,负笈从师清泖头。
鲁君为儒我所知,规矩进退无差池。
座中弟子十余辈,森森玉立多容仪。
子往拜之听教诲,师严友亲各从类。
一篑为山古所闻,百川与海终相会。
他时还乡拜庭闱,百年门户顿光辉。
里中父老皆称叹,胜似苏家相国归。

看看又是,银河清浅,织女乍停机。不知何事,今宵残醉,还听汝南鸡。

庭前瓜果妆成巧,暗里絓蛛丝。记得年前,小矾山下,乾鹊夜来时。

侬家住横山,生长山桥东。昨日出赛神,忘却拜社公。

来时船头雨,去时船头风。侬家住云溪,生小绣古佛。

归宁无一程,返棹不终日。来时半帆风,去时半帆月。

双船遥遥何处分,出得小溪当水门。姊行持香妹持烛,同向晏公祠内祝。

妾本良家子,嫁作商人妇。
荡子去不归,幽闺长独守。
平生松柏心,岁晚柯叶茂。
飘絮乱因风,肯若道傍柳。
朝来寻侄娣,典衣换春酒。
邮签访水程,去问夫健否。
白面谁家郎,下马清谿口。
却立不肯前,邀妾相先后。
宁知天壤间,贵贱从其偶。
妾身虽同涂,妾心终不负。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未展枫林旧锦帷。轻霜为染作仙衣。也分新色似鹅儿。

浓衬山眉金粉画,艳题宫体色丝辞。影和昏月上窗时。

闻说吴中郡,青山万叠开。云霞通井邑,水木映楼台。

子去嗟何恨!吾生念却回。辛勤官下养,书记合频来。

六载心如一,今朝船欲东。我来期数数,公去忽匆匆。

别意万里外,交情片语中。自怜栖病鹤,不得逐长风。

中原戢戢尽遗黎,日夜江头候六飞。
来此苦啼真有意,会须劝得翠华归。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奋髯疾抵几,解衣徐探雏。
古来多快士,气吞两轮朱。
簿书高没人,迎笔风摧枯。
自许岂不豪,岁晏终何发。

憔悴应怜范叔寒,南北东西万里谪。朱颜荏苒变黎黑,走遍天涯常是客。

林花落处忆初妍,半折妖红似隔年。
今日绿阴还涨眼,却思花落又茫然。

鹊桥早向云中架。银軿近夕帷初下。莫漫说相逢。一年今夜中。

离情知共诉。泣下凄凄露。明日隔天河。黄姑愁更多。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