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余对竹

冠褐飘飘户退公,引吟留坐一丛丛。
买添幽景浑无价,洗却繁阴别有风。
曾任雪欺终古绿,也从桃映暂时红。
此君合是吾庐物,会种婵娟伴钓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你喜欢
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
沙灰涨天黑,白日赤黄色。
捉衣拥肩坐,心脾寒憀慄。
须臾天气变,阴黯如涂漆。
跳空雨雹飞,四走珠玑出。
数子方叹惊,共怪天公逸。
先生携书来,昂颐杖飞策。
乃召二三子,环坐与之席。
呼童令取酒,盘飣杂梨栗。
酒行寒气除,春阳生四壁。
先生说大义,驰骛何纤悉。
洞彻人精神,两耳飞霹雳。
老语植根节,九牛不可屈。
尧眉与舜目,缅若曾相识。
如当夜黑中,光耀见赤日。
退思圣贤业,所积在劘剔。
韦皮画山龙,块泥亦瓦砾。
人固有识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昼夜如刀尺。
年齿方壮健,男儿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获苏息。
谁能拱两手,看人树勋绩。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雨晴原草新,黄鸟恋行尘。年少看花伴,如今有几人。

花柳池台宿暝烟,清宵俯仰兴悠然。一年好景春才半,万里晴霄月正圆。

宪节远依南斗外,凤城遥在北辰边。马周旧是新丰客,呼酒东风忆往年。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一更里,瞥看参罗万象列。搜出那坐正昙,内中位貌偏别。向北方也,玉花结。银素将来细得热。把乌龟牢缠绁。然后四只脚,狞狞子一齐打折。害风儿,怎生说。

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凭仗花间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霜露悴百草,风埃闇重城。冥鸿奋羽翰,肃肃东南征。

感时增慨慷,岂不怀友生。美人忻会面,开觞掇秋英。

燕坐适清赏,高梧含夕清。厌厌乐未央,明河渐西倾。

探灵喜解骨。
测化善腾天。
情高不恋俗。
厌世乐寻仙。
炼金宿明馆。
屑玉止瑶渊。
凤歌出林阙。
龙驾戾蓬山。
凌崖采三露。
攀鸿戏五烟。
昭昭景临霞。
汤汤风媚泉。
命娥双月际。
要媛两星间。
飞虹眺卷河。
泛雾弄轻弦。
笛声谢广宾。
神道不复传。
一逐白云去。
千龄犹未旋。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

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

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矮窗宜晓取朝阳,高槛凭虚接莽苍。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

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想见六时天乐下,散花吹满衲衣裳。

莫启匣中镜,怕见头上雪。莫放弦上箭,怕射边城月。

边城月阙还再圆,头上发白何由玄。君不见自古边城有馀乐,夜月联诗昼棋槊。

至今月照郾城头,相国功名齐斗牛。

汇泽良孔殷,分区屏中县。蹑跨兼流采,襟喉迩封甸。

吾王奄丰毕,析圭承羽传。不资鲁俗移,何待齐风变。

东山富游士,北土无遗彦。一言白璧轻,片善黄金贱。

馀辰属上巳,清祓追前谚。持此阳濑游,复展城隅宴。

芳洲亘千里,远近风光扇。方欢厚德重,谁言簿游倦。

将门豪客城东住,手植梅花三五树。为爱寒香户镇开,坐对梅花日成趣。

风流太守为写真,老手笔精妙入神。半幅溪藤夺造化,枝南枝北争先春。

花如缀玉柯如铁,标格由来自高洁。髣髴西湖起朔风,满林琼树飘晴雪。

豪客幽情谁得知,对花看画两相宜。昨朝留我花下酌,濡毫索取题新诗。

碧水丹枫万国秋,月斜风冷夜悠悠。何人长啸青霄外,独倚云端白玉楼。

江南四月梅子黄,衣袖已试荷风香。出门有客欲万里,使我忆得西山苍。

西山何处云半发?夜深斗极回寒芒。磴泉自红涧自碧,楼倚白雪歌沧浪。

容斋遂慵两相好,剑气耿耿龙腾骧。我曾握手极千古,逢之满腹生琳琅。

晓天一笑江水长,燕鸣岸雨催牙樯。

我闻敬亭无足取,岑寂况在东南崖。声名一日遍宇宙,正以谢守诗瑰奇。

新宫岩岩,佩玉翩翩。
毋曰予耄,而将闭关。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