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阴阴松竹景自转,午枕无人到北窗。
何许狂风来动地,梦回波浪汹春江。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生于碛砺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适口,
病闻北风犹举首。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山花零落红与绯,汀烟濛茸江水肥。人担犁锄细雨歇,
路入桑柘斜阳微。深喜东州云寇去,不知西狩几时归。
清平时节何时是,转觉人心与道违。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河市新经集,鸡笼旧得名。
初闻北人语,意作故乡声。
客久艰难极,情忘去就轻。
空虚仍废忘,何以慰诸生。
平生翰墨学,空走使臣车。
瞿令能苍史,归公好古书。
秦山刊日月,周鼓颂畋渔。
不见龙蛇笔,新乾研滴蜍。

上清山腹正便便,剩纳风光似辋川。晓雨洗开新绿岸,晚霞蘸出嫩红天。

鞭浮野竹数茎笋,叶俯秋荷几柄莲。不是西湖最佳景,更于何处著癯仙。

半开醉眼天方晓,急遣诗筒去已迟。别恨离愁无尽处,青山绿水有穷时。

强移野卉对残春,深恐焦枯向日薰。种止一行非贵少,高才三寸岂超群。

既无艳色堪观赏,又乏幽香漫吐芬。却忆故园都谢了,卖花声断几时闻。

供奉平生酒,中郎绝代书。自便青琐直,未放碧山居。

辈行人谁在?行藏意自如。丝纶须世掌,曾识典坟初。

寿峰何崔嵬,盘谷结苍翠。所以空门徒,往往禀冲粹。

彼美完上人,妙灵脱尘累。泛览岐黄书,而得养生秘。

缅惟大医王,垂慈济斯世。师能振其教,奚必施七剂。

时遇世方艰,苍生日憔悴。何由起膏肓,感此发深喟。

匆匆百年内,美好能几时。容华日消歇,我与尔共之。

今既异畴昔,后当异今兹。百川东赴海,宁有西归期?

烈士云徇名,千载令人思。死者已冥漠,生者空涟洏。

身名孰亲疏,此语不复疑。举酒相对尽,奚待劝酬辞。

寺门归路柳堤东,十月繁霜唳早鸿。好是日斜人去后,一天红叶下西风。

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
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渡桥西望似江乡,隔岸楼台罨画妆。十顷玻瓈秋影碧,照人骑马入宫墙。

梦作公侯醒作仙,人间愿欲那能全。从知秦汉真天子,不及卢生一饷眠。

仙人薛外史,高隐在幽閒。碧云上清镜,皓月琼林坛。

博疋坐虚室,飞神修大丹。弹琴松树里,吹箫清夜间。

几时访山馆,相与游三山。

野茶无限春风叶,溪水千重返照波。
只去长桥三十里,谁人一解枉帆过。

浮萍骨肉各天涯,小县孤舟共渚花。久别故园浑似梦,偶逢官舍恍疑家。

婴儿几月牙差长,弟妹三年发并髽。何日尘缨同接去,竹林泉石卧烟霞。

吟诗吟未就,执笔且搜枯。
欲写芭蕉上,依前一字无。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