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坡头认得疏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余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好音长引凤来栖,对立薰风可爱时。叶上雨声枝上月,何须焦尾始相知。

晓河回北陆,夕雨净西郊。水足鱼忘喣,林寒鸟恋巢。

阁苔浮绿晕,社橘老丹包。谁与同真想,清风是淡交。

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归洛寄尹张从恩,
时蝗适至)
到此今经三纪春。(《洛阳》,并见《纪闻》)

先皇凭玉几,末命寄元勋。宾日行黄道,攀髯上白云。

四时成岁律,五色补天文。不谓堂堂去,今为马鬣坟。

海门高并两峰寒,大艑轻帆自往还。
安得百灵移一岛,却教尘世看三山。

回瞻一色暮云垂,痴雀相看冻不飞。地辟烂银窥佛界,班连万玉想天威。

轻明照日千山静,寒碧浮江一棹归。见说孤吟清到骨,知君不羡妓成围。

山盘水转路岐开,揭厉凡经六八回。若向芳春桃盛发,几何非自武陵来。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王子能诗古不如,壮心豪气未应除。百年总付人间世,一腹都容天下书。

白雪关山来騕袅,绿萍池沼秀芙蕖。穷愁已作无闻老,相愧临濠一问渔。

秉烛理残妆,涉露持筐出。
为虑桑叶稀,伤丝不成疋。

只么西来坐面墙,更无一法付神光。少林自有吹毛物,三十六峰如剑铓。

紫虚真人离紫宫,流光夜下如长虹。明珠结佩冠芙蓉,钧天广乐来相从。

居然太虚幻为月,中有琼台白银阙。《羽衣霓裳》歌合节,玉杵捣碎黄金屑。

金屑霏霏满下方,倒吹露脚秋风香。齐州一发烟微茫,但见万国涵清光。

亲炙先生已有年,深知蕴蓄冠群贤。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

造化经纶图要妙,太虚聚散语精研。于今遗世真无愧,祇使愚蒙痛自怜。

浙水三千里,蓬山一万重。流年如激箭,深夜又闻钟。

客思沾裳易,家书下笔慵。清辉空复好,见汝更愁侬。

浙东歌舞望旌麾,远泛樵风羽綄飞。论撰内通仙殿籍,拜兴初别夕郎闱。

老人日俟刘公至,狂客今无贺监归。闻有新诗频寄我,莫嗟梅雨裛朝衣。

百禽收舌后,一鹗凌清秋。
沧波渺浩荡,中有万斛舟。
劫灰烧不尽,宗老擅风流。
典刑尚千载,雅奥根九畴。
忠愤疏中壘,功名起武侯。
功彼北方学,来为南边游。
膻风痛洗濯,蛮俗赖怀柔。
偶然得聊事,顾影岂其俦。
逢迎时一笑,倾吐不复留。
抵掌说西事,强颜愧楚囚。
见晚别何早,含情酒浇愁。
惟有加餐祝作歌住行辀。有诏愿亟起,
且莫事耡耰。顾我何为者,
一毛在九年。

茫茫薄霭横如雨。高低夕照穿芳树。红蓼映清波。渔人挂网多。

雪鸥堤畔起。几点孤舟里。明月忽飞来。悠扬画角催。

水行天地间,万派出一指。
胡为穿石来,要洗巢由耳。

弹来古调夕阳边,一树无情噪暮蝉。伫月饱餐三径露,哦松细咽半空烟。

残声曳去聆馀韵,急响停时讶断弦。吟罢碧云春欲暝,绿阴眠稳晚风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