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晚望

碧江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歇,
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翁术,多病能忘太史书。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双鬓乍绾横波溜。记当日、香心透。谁教容易逐鸡飞,输却春风先手。天公元也,管人易悴,放出花枝瘦。
几宵和月来相就。问何事、春山斗。只应深院锁婵娟,枉却娇花时候。何时为我,小梯横阁,试约黄昏后。

壁带非烟润,金铺霁景鲜。绣功添采缕,和气入繁弦。

捲尽顽云玉漏中,月华如水浸层空。一轮圆缺常时见,万里阴晴此夜同。

突兀楼台圆昔日,高低禾黍自秋风。转蓬地远归心折,尚想霓裳舞旧宫。

人生五福古难全,天赋夫人独不偏。
内行无惭诗妇孝,母仪何啻穆姜贤。
庭帏已叹芳魂独,宗族空留旧事传。
惟有南陔多少恨,忍看松柏锁寒烟。
怪底雪花今岁少,东君聚巧入壶春。
老夫只学龟藏六,未羡梢头首面新。

关头雾露臼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秔稻入闽中。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

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

寒重鹧鸪天,春老蘼芜国。一日思家是几回,早晚潮和汐。

且作少文游,高卧篷窗寂。万树垂杨梦里过,懒看伤心碧。

汉东不执象,河朔方斗龙。夏灭渐宁乱,唐兴终奋庸。
皇威正赫赫,兵气何匈匈。用武三川震,归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业,天下致人雍。即此巡于岱,曾孙受命封。

八珍代羞,六饭迭举。

山色青苍破晓烟,肩舆直上乱云穿。一峰对面真缘壁,半日惊心未造巅。

石讶虎蹲途畔伺,人同蚁附树梢悬。何须更藉丹梯蹑,径欲高扪尺五天。

小阁纵清欢,人都不著冠。大巫诗胆壮,小阮酒肠宽。

竹露千竿响,松风一树寒。夜红三见跋,宁惜斗阑干。

日午小阑花气扬。弄粉吟香,且喜知音赏。迎得好风开锦障。

许同兰籍名依傍。

秋水冰壶神逸朗。丽句如仙,词格周秦上。投赠云蓝劳静想。

琼瑶愧报酬珠唱。

黄河易停沙,恃此一束力。东注建瓴势,犀利划南北。

敬告阳侯乡,勿谓太相逼。

凤凰池上客,忽现宰官身。仙吏皆循吏,良臣作荩臣。

生原慈似佛,死以杀成仁。夜半文星霣,书空一怆神。

客里相逢累举杯,得吟佳句倍低徊。身经百战干戈地,胸擅千秋著作才。

蜀国山川馀旧迹,楚天云雨只荒台。满怀郁积凭君扫,展卷频浮大白来。

皇宅斯道,汗汗浩浩。
贤俊茀茀,钟鼓考考。
爰煦尔赤,爰妥其老。
乐只万国,宁德攸宝。
问俗驱王事,斋宫耐可期。
寒花明绛节,孤月映摩尼。
缥渺浮虚廊,苍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汉臣归。

不见金钴拿,火盛柄自爇。裁衣持寄郎,郎温侬亦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