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遁世偕妻孟,崔母祈天为妇唐。身是六朝人物旧,眼看三世子孙昌。
人知翕翕味方隽,谁识耽耽意最长。犹恨年龄不满百,仅成三万五千场。
逝者难自救,岂愿爱者俱。生者甘自绝,告绝留此书。
此书谁能读?读之血模糊。那堪示兄姊,况彼无母雏。
自谓命穷薄,舍生宁从夫。未死忧见救,将死忧不殊。
引药更进食,力争在须臾。毒酖反为美,天亲反为疏。
处置何周密,多方出不虞。一瞑幸已达,智计人谁如?
嗟嗟彼女士,所守同腐儒。知尔方厌世,举世非吾徒。
大义世所弃,至情世所迂。尔云酷爱名,殉名安足娱。
尔兄善述哀,真实语不诬。嗟尔手足情,悽悽一世无。
凄馨哀艳比江迟,惨绿年华黄绢词。学道耆颜哀乐淡,依然泪湿落花诗。
老夫头白犹眼青,喜瞻北斗联文星。陈生饭客甑忘簟,倪子业儒锄带经。
矫矫龙蛇出大泽,翩翩鸾凤摩青冥。方今徵贤急如渴,会见戋帛辉林坰。
京畿华壤尽提封,开辟抡材献九重。使者传宣来万里,郎官分职领三农。
江淮田赋方全免,邦国军需足上供。今日送君歌此曲,庙堂无复虑年凶。
傅君隘流俗,举步追古人。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
出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
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见亲。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
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
如何语离别,使我意酸辛。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
闽水东赴海,楚山西入秦。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