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抛砖斐句试相招,远辱高轩过寂寥。教约荷公能发瓿,功名蕲我效题桥。
谈霏玉屑荷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投辖苦留留不住,归时明月挂璇霄。
君看守岁法,如画有足蛇。蛇足不可添,岁行宁可遮。
旧岁如可守,奈此新岁何。聊为坐终夜,杯酒成欢哗。
朝衣尚未整,枥马且未挝。吾非杜陵翁,叹此暮景斜。
高堂椒花颂,欢乐勿蹉跎。惟应一日养,欲与三公誇。
大圆不息翻河车,闪烁万顷吹银芽。化汁一色混潇皛,青气双合通荒遐。
无质可抟犹沐浴,有见不盈奚开遮。何得丧耦此孤坐,谁邀明月觅芦花。
牧笛无心倚玉箫,青帘得意远兰桡。生憎杀景张功甫,浪与移栽向六桥。
孟夏幽州道,上陉车轣辘。旌旗却南行,飞电随马足。
行穷清颍水,不辨洗蒸溽。吾生岂匏瓜,一笑为捧腹。
漫从参井访仙真,鸡犬云中亦避人。花落四时间自扫,棋完一局迹成陈。
玉川破屋秋风早,盘谷晴烟曙色新。九十七泉流润广,清虚福地世无伦。
东风习习春将夏,宝马香车如放假。夹道松杉满径阴,黄鹂坐语春风下。
偏反绰约逞娇颜,徘徊终日不知还。花王似殿东王令,好鸟枝头笳鼓竞。
莫言花落不如人,人老能如花更春。惟有青山常对峙,年年花落路傍尘。
小鸟欲答忽飞去,宛转如歌昔时句。但使衰年无病侵,岁岁花前常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