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 春水

赤栏桥下烟波急,欲问西洲。莫寄东游,千里清江一线浮。

落花乱点湘纹皱,昨日琼楼。今日兰舟,为送多情晓夜流。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猜你喜欢
去时成恨恨,喜见眼中人。
共束西崑帙,都为左虎邻。
年华衰意早,酒所故情亲。
后日孤舟远,离怀怯重陈。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老成风迹蔼中朝,威惠南边久已劳。三节召归方汲汲,列城怀恋尚嗷嗷。

郊原雨止车尘少,霄汉云空旆影高。太上定嗟相见晚,伫闻秋觐拜恩褒。

云里衡阳雁,网下武昌鱼。石门秋共远,江树雨余疏。

雪月风花收拾够也,用心用力这时节,担儿上一担担风月。途路赊,步步些些。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黑海春愁浑无处躲,嫩香腻玉渐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个。无奈何,自画双蛾,添得越愁多。薄命儿心肠较软,道声去也泪涟涟,这些时攒下春闺怨。离恨天,几度前,羞见月儿圆。
昼长无事簿书闲,未午衙先散。一郡居民二十万。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执花纹象简,凭琴堂书案,日日看青山。
我馂惟阜。
我肴孔庶。
嘉味既充。
食旨斯饫。
属厌无爽。
冲和在御。
击壤齐欢。
怀生等豫。
烝庶乃粒。
实由仁恕。
灵山纪地德。
地险资岳灵。
终南表秦观。
少室迩王城。
翠凤翔淮海。
衿带遶神垧。
北阜何其峻。
林薄杳葱青。
尚谓乡邦离有合,忍闻丘垄夜无晨。
夕阳古道曾经别,肠断西风泪满巾。
嫩凉生晓,怪今朝湖上,秋风无迹。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系船高柳,晚蝉嘶破愁寂。且约携酒高歌,与鸥相好,分坐渔矶石。算只藕花知我意,犹把红芳留客。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不如休去,月悬良夜千尺。

高足未云骋,上头应有仙。岸昏涵蜃气,水滑带龙涎。

日月光先到,云霞思独玄。沧波满归路,忆别动经年。

孤村烟雨晓濛濛,树色苍茫隐映中。一曲莺簧何处奏,绿杨枝上语春风。

转壑穿林驾小车,曈昽初日散平沙。
春光恰似秋容淡,处处春风吹落花。

重来北郭吟诗社,已过东篱采菊期;冠盖丛中容野服,果然好客郑当时!

病懒因怜汝,深山且辟人。
佛堂云共宿,僧语夜相亲。
就石分泉冷,和钟杵药匀。
不知天眼里,何处着微尘。

染丝上寒机,丽色夺春辉。含啼污素质,拟织云锦衣。

一梭一梭腕欲折,茧丝何日徵输绝。西邻自纺木棉花,制得冬裘白于雪。

长安去是归,上马肯沾衣。水国车通少,秦人楚荐稀。
鸿方离北鄙,叶下已西畿。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翠盖棱棱欲待谁,涧前岩畔自相宜。常因薄暮寻孤韵,独倚高林寄远思。

声里每惊风度早,影边休恨月来迟。春花莫竞催芳草,寒壑还应雪后知。

焚香提起经来读,便是拈华付嘱心。
此外别求玄妙解,悠悠千古少知音。
败壁蜗黏篆,空阶蚓结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