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却无情,更谁厮惹,西风檐角萧萧。留看人閒,斜阳一晌光摇。
蘋花应笑归期误,又争知、孤绪无聊。被殢人,轻蝶憨憨,片影相撩。
天涯一梦迢迢,任露侵衰草,月冷危桥。便随尘土,离魂不倩人招。
前时难忆藏鸦处,有归飞、孤雁低邀。望谁为,并刀一剪,剪断情苗。
章皇握乾符,武功燀旁魄。孚斋春昼长,游艺眷图籍。
泉壑穷窈窕,烟云罗幽赜。宝绘赐近臣,往往等球璧。
常从青箱堂,奎藻睹赫奕。营丘及河阳,到眼堪一掷。
想见忧勤暇,胜情寄山泽。戏作渡水牛,生态妙盘辟。
肉怒垂星圆,筋突阴虹直。脰似满黄钟,角堪扣白石。
弹指九牛毛,森疏如刻画。水波稍演迤,浮鼻未没脊。
仿佛绿杨风,掩映春芜碧。神武十八载,文教洽重译。
干戈与弓矢,包用黄牛革。《小雅》赓宣王,尔牛何湿湿。
旐旟牧人梦,考牧周官职。应知翰墨余,与世登衽席。
龙髯去已远,讴思遍荒僻。云汉烂天章,典谟布方策。
圣主念绍庭,率由正无射。小臣沐皇风,流涕记飞白。
冷云携雨到山城,未敢冲泥傍险行。夜听窗声初变雪,晓窥檐溜已垂冰。
泪凝孤枕三停湿,花结残灯一半明。又向茅亭留一宿,行云行雨本无情。
鹿豕同游木石亲,家山归卧伪邪真。情知五帙县舆客,肯作千金鬻帚人。
往事回头皆噩梦,故园投足总阳春。麒麟掣断黄金锁,为问群仙孰可驯。
水行境谓尽,陆出路旋通。乃即苍松径,步入青莲宫。
连嶂既崷崒,密林亦葱茏。地涉清净界,身游紫翠重。
临流玩广沼,企石眺奇峰。寒镜湛秋夕,碧玉划晴空。
兰若与年峻,象筵缘教崇。谒祠慨乡相,寻僧叩禅宗。
契理已无像,观念岂有穷。愿绝区中缘,永依尘外踪。
嗒然遗身世,年齐天地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