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宓草

白鬓负人望,今见玉棺成。高隐五十载,画苑推耆英。

箧贮宣和谱,图藏佛菻形。九朽岂颊拟,一笔能写生。

毫端臻神妙,墨晕势纵横。装池抽玉燮,观者愕然惊。

悬金在都市,往往收奇赢。幽居三山下,江水濯尘缨。

窗前野竹秀,户外汀花明。挥手谢人世,缑岭空箫声。

卿辈哀挽言,或恐非生平。顾陆与张吴,卓然身后名。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蓝田官舍碧山里,南北红蕖照明水。
公馀唤客坐晚凉,不独桃源真避世。
举杯欲酌还自愁,退之惭花不御李。
却持卮酒起谢花,我亦前言聊一戏。
就令妩媚正不恶,更向郑公观所以。
世情好恶苦不常,富贵相亲贫贱弃。
与花俱是天涯人,万事要同风过耳。
花闻我语为解颜,一笑凝然作川媚。
主人有酒君但倾,对花不饮竟何谓。
宰官况有弄丸手,坐解两家归两是。
花神莫浪疑山翁,翁心璧月当寒空。
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
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

问人天何事,最飘渺,最销沈。算第一难言,断无人觉,且自幽寻。

香兰一枝凭瘦,问香兰、何苦伴清吟。消受工愁滋味,天长地久愔愔。

兰襟。一丸凉月,堕似他心。有梦诉依依,香传袅袅,眉锁深深。

故人碧空有约,待归来、天上理天琴。无奈游仙觉后,碧云垂到而今。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谪仙楼隐地,千载尚高风。云散九峰雨,岩飞百丈虹。

寺僧传旧事,词客吊遗踪。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

峰岭连连接岱宗,路从绝顶度华骢。馀寒常带阴崖雪,爽气仍飘霁壑风。

春入驿亭严候吏,云随宪节怪山童。方巡每岁叨天宠,长见车书海宇同。

老僧真是百无能,有口何尝话葛藤。
入定参禅良自苦,超凡入圣又谁曾。
东西路别徒劳泣,南北宗分自取僧。
个里无禅亦无佛,常行粥饭在家僧。
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
入辞中殿閟,出贰左廉雄。
过楚前封近,还吴旧丛空。
江山复清思,莼脍起高风。
海阔悲秦望,陵荒欢禹功。
楼澄鉴湖北,地险雪涛东。
稽壑飞泉石,台基下桂丛。
风流好吟醉,王谢有馀宫。

老病无堪合退休,伊川久巳得菟裘。如今又上长安道,好被青山笑白头。

床头书册聚麻沙,病起经旬不煮茶。更为炎蒸设方略,细烹山蜜破松花。

闰月何多雪,閒居每一谣。剩寒欺乍暖,暴积继前消。

任使山增势,休令竹折腰。花拘将艳蕊,柳抑半青条。

鸟食迷原野,人踪减市桥。玲珑疏树映,宛转小风摇。

冷过听莺日,晴思堕马朝。藉冰衣免污,伏枕梦犹飘。

清绝怜披氅,风流忆舞绡。却须暄节健,宜瑞不宜饶。

玉炉精巧若裁肪,寄与髯翁也不妨。古庙多年无气息,直消一炷返魂香。

眼碧眉厖,足趺肩亸。
此庵样子,元来恁麽。
当年唱个无生曲,火冷云深从寡和。
如今口作挂壁闲,独说宗乘闹浩浩。
金堂玉室相掩映,珠帘翠箔谁褰开。
世泰容吾拙,官闲似隐居。
苦吟迟得句,倦读卧看书。
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
老亲身更健,千里寄双鱼。
泾云全放两峰青,湾柳丝金照眼明。
短棹又随鸥鹭去,笙歌少处结春盟。
寒食出重闉,郊原忽怆神。
人悲新旧冢,花落古今春。
名位空标史,贤愚尽委尘。
斜阳回首处,垄木噪鸦频。

碧湖泛。怪扶头、可可春初酽。东风又皱微波,吹成嫩凉如簟。

搴芳人艳,临水照、欲放眉还敛。叹今年、彩笔红销,赋愁凄入江菡。

宵来惜取流光,残灯外酒魔,暗答诗魇。梦雨飘檐,灵潮卷瑟,危旆窄魂同闪。

凭谁见、扶桑东瞰。祇觉后孤蓬莺声黯。引邗沟、一道垂杨,睡色平黏沙菼。

水沙连在万山中,一屿环湖映碧空。员顶净明傍作屋,渡头烟火小舟通。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