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自解铜章后,终身耻折腰。偶然安旧隐,非不恋清朝。
薪水才能给,弓旌未易招。坟山梅似雪,犹足配清标。
昨夜梅边约,春情悄不禁。刀环光阵阵,佛火照心心。
箕颍徐生拙,江湖魏子深。南阳凭羽翼,恩泽放山林。
郭姑姑,男子志。割拚尘清,畏其生死。远本夫、缝合阴门,自古今无二。
慎其终,如其始。自有坚贤,暗中提尔。处无为、清净彻头,同麻姑居止。
愈风陈有檄,止疟杜能诗。虽然医者意,何意亦何医。
兴化古名郡,庙为长者留。何以称长者,筑陂灌民畴。
闻有障海堰,亦有黄公桥。桥成不自度,鹊去空遗巢。
鱼性恶其网,人情忌其高。令德全恺悌,吐茹岂刚柔。
民俗望风变,再来段大夫。
沈思兀坐午窗晴,静里披吟思倍精。惟有两三枝上鸟,时来啼伴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