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旅夜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
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水阔风惊去路危,孤舟欲上更迟迟。
鹤群长扰三珠树,不借人间一只骑。

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恆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於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四年留蜀惭无补,好是求归得去。风帆百尺,烟波万里,宁辞掀舞。楚尾吴头,我家何在,西山南浦。想珠帘画栋,倚阑凝望,依然卷云飞雨。最好九霞光处。见当时、结知明主。冰霜节操,斗星词采,羽仪朝路。邂逅开怀,等闲分手,满斟绿醑。道日边好语,相将飞下,有人知否。

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叹食无鱼。

微名聊足于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

月亏方就盈,阳尽斯来复。静观天地机,回旋似轮轴。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所以贤哲流,秉心若虚谷。

名高气益卑,位显心弥肃。大智询刍荛,殊勋谢舆服。

常思重载车,不为再实木。以兹保初终,何忧易倾覆。

吾愿读书人,休同晏子仆。

共说新都胜,今推良牧才。扬帆征雁尽,领郡早梅开。

江到桐庐合,山从天目来。云寒伍胥庙,月白子陵台。

吊古乘骖过,行春露冕回。长安怀旧好,尺素几时裁。

来日红桃尚有花,青桃如弹过栖霞。无端马首还东去,直看青山到海涯。

宁忧失所困风霜,自信生平晚节香。一任寂寥无客赏,看花原不为重阳。

塔边云影任高低,閒逐清风自在飞。四海望遥人久渴,不成霖雨又空归。

诗人零落叹才难,二妙风流压建安。
已见词锋推晋楚,定应臭味等芝兰。
鸿轩意气惭交吕,凤跃声华敢望韩。
咫尺烟尘不相见,它时惆怅隔金銮。

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居民坐涂炭,挥泪望旌旗。

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

西山楼阁涌波涛,西国高僧见白毫。贝叶有文留藏室,天花无迹上方袍。

毒龙在钵秋云湿,驯虎当门夜月高。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圆方顶足法高卑,五九苍苍老节奇。一日湛然获二宝,东坡铁杖寂通诗。

去岁不作疟,今年乃病温。初无一床卧,但有小舟蹲。

未怕黄州鬼,唯忧楚国魂。明朝强撑拄,摇兀到吴门。

龙雾洲,水油油,中有驿驰南越舟。庾岭瘴天云不收,直到海边天尽头。

天尽头,海茫茫,金珠璀粲平斗量。鸿毛性命此难忘,槛车何事招巫阳。

不如回雁峰前雁,雁门旧侣年年见。

高人遗世情,抗志谢圭组。几闻田隐君,出山见人主。

韬迹依林泉,阒寂如太古。夷然万乘前,仍作烟霞语。

敝庐寄嵩阳,一廛蔽风雨。晚结由东邻,高踪追负黍。

束帛遍幽岩,斯人独冲举。山空猿鹤愁,白云莽残础。

檐端疏竹前生瘦,瓶里寒梅到死香。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攀萝访山扉,极目穷海表。
峰疑庐山高,岩若盘谷杳。
药臼历穷凹,石楼迫天小。
水帘云顶飞,丹叶天涯渺。
古峒匝蝴蝶,闲庭喧百鸟。
诵声杂石溜,炊烟出林杪。
藜烛虽未辉,翠屏自环绕。
内乐屏纷华,天机蔑膠扰。
虀监比膏梁,所得孰多少。
会须携竹炉,一鸣听鸡晓。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