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在人间,其庶寻孙登。鸾音不可即,云想空崚嶒。
峨峨齿高屐,袅袅扶脩藤。芊芊竹环宅,晻晻华盈塍。
西山多华农,厥产吾其恒。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贝叶空闻驮白马,金根不复驾苍虬。当时迎日花如锦,一片人间逐水流。
平生报恩剑三尺,断骨绝咽难更索。要觅仙人不死方,涤肠浣胃续筋脉。
求之不得中心焦,遍访蓬莱海波隔。徐生家世习轩岐,方术流传著今昔。
能将折肱作完臂,更使残支成好骼。操持运用还本初,荣卫流通肌肉怿。
仁王镇边经百战,置之幕下防肘腋。军中累见收奇功,刀瘢箭痕随手白。
有卒修城颓石格,股骨如糜肉如磔。仁王命生返其魂,如墙观者皆辟易。
生舒其筋按其折,付以良药束以帛。夹以薄板如简册,饮以神剂琼玉液。
三日精魂乃安宅,将军坠马臂如擘。役夫当车□□迹,但逢徐生皆脱厄。
往往效验难具述,曩时大将平姑苏,已闻妙手声烜赫。
壮士冒力冲强敌,斫胫伤喉陷胸臆。长创洞中连弩射,铳筒喷弹飞炮石。
碎首流肠鏖击?气息略续皆可绎。不使英雄命虚掷,沥血毁肤或青赤。
立使平复无咄唶,范增怒发疽背迫。荀偃中军头若疡,仲由结缨能正色。
倘若遇生可无踣,或云方技难远绩。小道恐泥诚下策,吾闻圣人至仁泽。
昆虫草木犹爱惜,痈疽瘠环行或逆。宣尼于艺谅靡责,不然牛医之儿与剑客。
安得升堂衣逢掖,徐生高艺真奇特。安常守分心自适,僻居远人人不识。
立身端谨众所择,仁王至恩深且奭。俾归故乡悦亲戚,济人为心可医国,重之不异连城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