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二

翠笼擎出殿门东,受赐群臣喜色同。却笑开元恩未广,秪将异味悦深宫。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
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先生英气盖区中,命与仇谋得老穷。
又见长身有家法,可辞短簿怒吾公。
石头路滑行能速,宣室归来语未终。
宛洛风尘莫回顾,直须留眼送归鸿。
卧治无功赐告回,聚叨鸣履上中台。
壶公天壤非真死,蒙叟轩裳是傥来。
经灌早蔬扶陇出,失刊园蕊犯簷开。
此身疏拙真丘壑,不是当年王佐才。
潇潇风雨里,得得又开门。
两榻蕙兰壁,半檐花竹村。
鸣蛙藏绿暗,归翼带黄昏。
此景少人会,相看付不言。
侃侃太史孙,风谊美于玉。
生才天岂虚,此士世所属。
秦槌不敢赠,孔道以相告。
一世须大舆,长途要坚毂。
神天极虔恭,万姓吾骨肉。
念此心迹融,永以天下福。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知廉十五龄,始去祖母怀。平生鞠育心,至此益无涯。

娇憨性不驯,恃爱每多乖。再拜萌本念,号泣声哀哀。

衣履悉手制,老泪痕难揩。丁宁慎食眠,力学期克谐。

勿令受笞挞,致我遥心摧。

故居移杏圃,新宠沐枫宸。天马飞黄日,云龙际会辰。

华陀初入魏,扁鹊旧鸣秦。术妙乾坤秘,功存社稷臣。

东衢迎宝镪,西第拥朱轮。家是华胥国,人呼有脚春。

翻嗟缝掖士,章句老风尘。

憎人虎豹守天关。嗟蜀道、十分难。说与沐猴冠。这富贵、於人怎谩。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不醉有馀欢。唱好个、风流谢安。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谪居跨鳌峰。
年齿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
山中草木俱不同,紫云霏微气郁葱。
风清月白岩穴空,翁犹被发乘虬龙。
来从南箕驱长风,人间奔趋争追蹝。
依稀可望不可从,披寻遗编三复重。
舜庭丝匏间笙钟,呜呼翁兮终莫从,
姑从遗编愈盲聋。

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见睍将潜迹,无风特地寒。

晴檐如下雨,槁涧忽鸣湍。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东岸沙新淤,西村半失田。
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
懒下遮风帽,谁添买酒钱。
小坡人不渡,灯火压潮船。

每逢晴日竞飞翻,忽为群居负责言。甘美日充辞豢养,蟠藏岁久念腾骞。

趋衙乍觉朋曹少,分邑疑因支庶繁。莫便无情同燕雀,阶除得食语喧喧。

一缕云纤,三篙水浅,月向花梢斜挂。开了牵牛,正新秋良夜。

问乌鹊,记否、填桥岁岁辛苦,却为双星催驾。织就机丝,抵得相思词帕。

度金针、女伴联吟社。但偷乞、巧思谁多寡。此际银汉苕苕,只玉绳低亚。

便今宵、别绪从头话。知多少、暗泪临风洒。料应省、天上人间,总离愁难写。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放棹向兰塘,共爱芳心浅。折断藕中丝,虽长不及茧。

无端景色名花在,一种芳心万缕馀。独立东风神恍若,不禁风雨泪纷如。

睡魂尚怯开筵处,笑靥微生览镜初。岂为閒情纵诗兴,要扳春意满林居。

露沐烟梳冉冉时,朗然新月似蛾眉。
傍人尽向天边觅,不信蟾宫在树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