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陈王 其二

阿侯十六南邻女,对门居。相视欲申无限意,口中朱。

朝起青烟萦兽爪,晚来红烛透虾须。牙箱实裹冰蚕茧,骨里相思岂是虚。

·金斗熨开鱼子襭,衬红裳。铜瓶注暖狮头炭,理黄妆。

频呼小玉因声巧,欲写泥金恐恨长。那见瑶台成粉幛,果然银汉是红墙。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会心不在远,顷步便得之。
长风吹月来,清影落半池。
屋头见木叶,玲珑剪琉璃。
红尘绊两足,大笑儿辈痴。
老禅挽我游,高论方轩眉。
潘郎忽鼎来,谈诗解人颐。
晚诵云髻篇,濯濯余春姿。
想见篇中人,清润如君诗。
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
往日推忠厚,穷年领转输。
一床遗杖屦,万事委锱铢。
岂有苍茫恨,归巢未拮据。

想见谪仙裔,卷帘双眼寒。云山千叠碧,飞舞入栏干。

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己穷五技,无语倚阑干。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秋意晚,风色厉,叶声乾。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後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岧峣泰岳拄苍穹,万壑千岩一径通。象纬平临青帝观,云光长绕碧霞宫。

凌晨云漫天涯白,子夜晴摇海日红。玉露金茎应咫尺,举头霄汉思偏雄。

洞室生虚,尘辟犀帘,云明画梁。爱字飞欲活,练裙写到,酒浮疑堕,纻曲歌将。

真恁清贞,未容点污,本色宁夸粉饰强。飞琼邈,忆银河鸾背,霓袖明珰。

夙根净到西方。慢忏绮、莲台祝瓣香。更星高天谪,呼名楼上,月凉人泣,问姓浔阳。

私语难瞒,宿冤都解,玉是肌肤雪是肠。心盟水,愿并头双老,如此鸳鸯。

鹦鹉窥笼百遍,狝猴上树千回。紫燕衔泥入室,黄麋齧草登台。

奉檄非余志,山灵愿未违。暂时通仕籍,何日遂初衣。

一为红尘役,其如紫蕨肥。迟回弗忍去,魂绕瀑泉飞。

九龙山前处士宅,草堂低小尽青苔。树阴满地日不到,水气著人秋已回。

无数黄鹂相对语,有时翠碧忽飞来。移床与客竹间坐,千里好风何快哉。

浩浩元化,五运迭送。昏明相错,否泰时用。数钟大过,乾象摧栋。

惠怀凌构,神銮不控。

德之不逮,痛矣悲夫。蛮夷交迹,封豕充衢。芒芒华夏,鞠为戎墟。

哀兼黍离,痛过茹荼。

天未忘晋,乃眷东顾。中宗奉时,龙飞廓祚。河洛虽堙,淮海获悆。

业业意兆,相望道著。

天步艰难,蹇运方资。凶羯稽诛,外忧未夷。矧乃萧墙,仍生枭鸱。

逆兵累遘,三缠紫微。

远惟自天,抑亦由人。道苟无亏,衅故曷因。遑遑遗黎,死痛生勤。

抚运怀□,天地不仁。

烝哉我皇,哲嶷自然。远□隆替,思怀普天。明发询求,德音遐宣。

临政存化,昵亲尊贤。

亲贤孰在,实赖伯舅。卓矣都乡,光此举首。苟云至公,身非己有。

将敷徽猷,仰赞圣后。

义存急病,星驾路次。穆尔平心,不休不悴。险无矜容,商无凌气。

形与务动,志恬道味。

余与夫子,分以情照。如彼清风,应此朗啸。契定一面,遂隆雅好。

弛张虽殊,宫商同调。

无湖之寓,家子之馆。武昌之游,缱绻夕旦。邂逅不已,同集海畔。

宅仁怀旧,用忘侨叹。

晏安难常,理有会乖。之子之性,惆怅低徊。子冲赤霄,我戢蓬黎。

启兴歧路,慨矣增怀。

我闻为政,宽猛相革。体非太上,畴能全德。鉴彼韦弦,慎尔准墨。

人望在兹,可不允塞。

古人重离,必有赠迁。千金之遗,孰与片言。励矣庾生,勉踪前贤。

何以将行,取诸斯篇。

一枕盘莺锦暖。初起懒匀妆面。绿云袅娜映娇眼。酒入桃腮晕浅。
翠帘半卷香萦线。碍飞燕。画屏浅立意闲远。春锁深沈小院。

山寺不知路,忽闻流水声。溪随岩石转,塔与白云平。

古木上无际,幽禽时一鸣。松根堪小憩,试汲碧泉清。

绿阴掩过屏山叠,玉子弹棋浑倦歇。碧绡正好贮行云,花骨闲支随梦蝶。

流黄水簟冰肌贴,午院亭亭兰气彻。半钩罗袜笼湘裙,疑是纤纤波底月。

羽化应无足,乘鸾事已非。银河须鹊驾,乔舄傍乌飞。

赤石平如砥,丹梯稳似矶。凭虚升宝殿,幻境去忘归。

一宿招提境,琴尊此日同。青山在屋上,明月可庭中。

户牖流泉过,池亭曲槛通。高人逢不偶,清赏意无穷。

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

丈人且安卧,艳歌方断续。

层城楼橹看如画,三镇军民梦解围。
底事京尘踏软红,又随征棹过吴松。
人家半在桑枯住,春水忽迷芦苇丛。
赤蟹白鱼今稍稍,红樱紫笋已匆匆。
船窗尽日看山色,多少好山供眼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