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

曲直郊原树,风中寒色来。枝交夸父杖,意尽仲文槐。

漏日穿斜影,封霜滑破苔。秋前摇落意,年长倍添哀。

冯班

  冯班(1602~1671) 明末清初诗人。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人江苏常熟。明末诸生,从钱谦益学诗,少时与兄冯舒齐名,人称“海虞二冯”。入清未仕,常常就座中恸哭,人称其为“二痴”。冯班是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论诗讲究“无字无来历气”,反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有《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和《钝吟诗文稿》等。

  猜你喜欢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春衫抖擞,馀香半染芳尘。念嫩约,杳难凭。被几声、啼鸟惊心。一庭芳草,危阑晚日,无限消凝。

高情忽逐晓云空,喜见枝头一点红。秖恐好花俱有主,拟为词客伴春风。

卖饧小巷,挝鼓深闺,合成一片春声。暗逗芳心,长堤隐隐车声。

二十四番风讯,满西湖、吹散歌声。倦游也,正画楼夜雨,滴碎檐声。

又是纱窗晓霁,问惊回香梦,谁簸钱声。燕语莺啼,中间却带鹃声。

更莫诉愁不住,怕落花、飞尽无声。花自落,减秋千、墙里笑声。

苔烟荡暗湿。曲巷春人几销歇。怊怅西湖旧别。记怨响流红,莺娇簧舌。

珠栏一折。隔晚山、江上千叠。空留取、酒边月影,贴梦到梧叶。

愁绝。背灯拍屧。又听唱、青藤词阕。银床无限凄切。

怕井水生波,美人夜咽。管停垂倦缬。似欲带、晓云傍蝶。

还回袖,笑折梨花,点冷一肩雪。

昌会开黄道,淮圻起赤龙。握符绥化外,辑瑞抚寰中。

王气钟玄极,坤灵启閟宫。河山瑞玉几,霄汉望遗弓。

论秀从畿甸,涵濡仰圣功。菁莪思颂美,绘画若为工。

斗杓运转初临阵。自然阳气腾腾。那堪青鸟传消信。土牛击,知时分。日行西陆金光莹。黄芽瑞草灵芝润。赏玩九还丹,开琼宴,宜齐整。

漏咽铜龙斗已横,仪鸾仗簇近朱甍。九光灯下千官影,五凤楼前万岁声。

浩浩君恩沾海宇,熙熙王气拥神京。微臣何幸瞻天表,愿结丹心答圣明。

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捲复舒。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何必笙歌喧坐上,且延欢伯侍香裾。

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阴。圭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沉。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

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谣吟。

栖凤难为条,淑贶非所临。诵以永周旋,匣以代兼金。

禺山秋色远,送尔去何之。落日双忠庙,寒花九姓祠。

家贫为客久,身贱得名迟。余亦同兹难,红亭酒莫辞。

烟水波深桃叶渡,又送君南浦。终古夕阳痕,六代江山,合让词人住。

垂杨旧巷经行处,道是台城路。燕去入谁家,荠麦颓垣,莫顾雕梁误。

黑风吹海天地青,四野八荒云画暝。洒作人间三日雨,萧飕似带鱼龙腥。

神鞭鬼驭走万骑,居高建屋倾千瓴。长空如扫下云脚,斜飞横织皆清泠。

我知上帝沛澍雨,故收怒电藏威霆。青鬉未许滴村落,黑猪那复泅天溟。

明朝晨霁蹑松嶂,初秋爽动西山陉。遥知此际山涨发,訇岩响谷无泓渟。

安能飞去烟云窟,惊涛独倚山窗听。台前景色亦不恶,槎丫竹树昏檐庭。

菡萏香深隔略彴,芭蕉叶大遮窗棂。石塘水溢鱼入户,老屋地上浮新萍。

山妻不嗔水漂麦,痴儿未至头触屏。急扫苔茵坐横石,旋开家宴倾酒醽。

小鬟行酒老婢寿,岂有玲珑歌且停。醉来便枕松根卧,松风高落吹人醒。

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芰开方吐镜,蘋动欲含风。
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金波宜共赏,仙棹一宵同。
射虎屠龙意气豪,纵横年少见吾曹。
老来梦断长安事,落日捞虾傍小舠。
低着烟花漠漠轻,正堪吟坐掩柴扃。乱沾细网垂穷巷,
斜送阴云入古厅。锁却暮愁终不散,添成春醉转难醒。
霁来还有风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

庞君居鹿门,郑子耕谷口。西山蕨正肥,此乐君知否。

帝廷咨牧拥金瓯,南顾应宽万里忧。
自是书屏多异绩,何劳仰屋叹无筹。
六桥垂柳萦苍佩,三竺飞花拂翠裘。
遥望云山千里隔,福星欣照□□楼。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兼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