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六 采蓝径

采采不盈襜,幽芳逐微步。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汉家求猛士,云集未央宫。天外朝星淡,山西将种空。

奇谋纷并进,壮节凛生风。八阵纵横势,依然见目中。

白莲香散沼痕干,绿筱阴浓藓地寒。年老寄居思隐切,
夜凉留客话时难。行僧尽去云山远,宾雁同来泽国宽。
时谢孔璋操檄外,每将空病问衰残。

长桥画柱照清沦,俯见游鯈不可缗。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解藏身。

饭何所,木兰院。钱何所,仙韶院。一家将相三十年,少赖伊蒲餐,老给优伶钱。

江头三老风樯急,诗叟欲行还却立。
刚肠不解儿女悲,肯为别离襟袖湿。
翰墨场中空白眉,牙游不遂休奔驰。
平生讷室有秘诀,持以赠君君可归。
静而无哗气方定,清而寡欲心自正。
耳根毁誉等风波,眼界枯荣俱泡影。
得此还家虽退藏,被褐怀玉中含光。
踏破青鞋行万里,猛省昨非今近是。
但看污渎有灵龟,莫道蹄涔无尺鲤。

慎言玷可磨,学道坚可钻。垩尽鼻不伤,唇亡齿先寒。

得丧本前定,居俟何后患。终南径虽捷,蜀道行转难。

至理岂云远,在人方寸间。

城南官掘穴,日见委尸盈。终朝乌鸟下,薄暮狼狐鸣。

冰裂人刳骨,风悲鬼哭声。茫茫死生理,真宰岂无情。

细草幽花七月天,曲沟丛石乱鸣泉。斋居三日遗尘事,梦寂神凝亦自然。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西城别苑胜瀛洲,十里平湖静不流。岸草离迷桥畔雨,宫槐隐映水边楼。

声传箫管三天近,香散芙蓉六月秋。信道吾皇简游幸,石鲸飞处锁龙舟。

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
据迹鼓唇舌,千秋一酸辛。
不见屠狗辈,乘时灭强秦。
卧龙思复汉,赍志何曾申。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石径阴且寒,地响知远钟。似行山林外,闻叶履声重。
低碍更俯身,渐远昼夜同。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
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

未识都君面,频输复分钱。苦心事笔砚,得志助花钿。

徒步求秋赋,持杯给暮饘。力微多谢病,非不奉同年。

翩跹乘灏气,逸兴动高秋。飞鸟凌孤屿,披襟上可楼。

寻诗耽嗜古,好道独怀幽。不远沧江趣,追思往事悠。

结束语童仆,鸡鸣看天曙。辞我乡里亲,曳屦出门去。

出门口无言,寸心煎百虑。请取囊中琴,暂坐理弦柱。

一弹示知音,音新知者故。人情恋乡井,冰霜况岁暮。

此身值贱贫,焉能乐完聚?岭高猿狖坠,水急蛟龙怒。

行行将何之,白日沙飞路。

促织频催懒,寒衣犹未成。起床忘骨瘦,著履觉身轻。

青帝飘飘散,姮娥冉冉情。秋怀无所处,共月结新盟。

龙车凤辇入瑶上,辙迹高悬不可攀。
唯有风吹鼎湖水,青莲花叶落人间。
大川欲济须舟檝,大厦谋成必巨材。
又是一年能事毕,山僧赢得笑咍咍。
雪瀑从天下,余流亦建瓴。
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
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
负{左齿右差}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秋风匏檕石头城,时序催人弈屡更。独抱此心仍岁晚,不知今日是春正。

摩空莫笑雕笼翠,伏枥长愁卷旆钲。何处早朝诸侍从,云移扇影静无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