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七

生平颇爱酒,未尝自斟酌。一与佳宾遇,陶然不复却。

虽得一醉欢,伤生莫自觉。况复多谬妄,空为俗所薄。

静言思利己,一止良不恶。东邻有父老,顾我忽大噱。

与子共秃翁,忍弃手中爵。酒为荣卫桢,多忧正相搏。

呼儿漉新酿,且复共酬酢。醉罢各相恕,谁能责狂药。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小春天气。未唱阳关心已醉。红蓼秋容。后会何时得再逢。
归朝好事。仰看皇州扬雨露。百里恩波。拟欲留公无奈何。
江远潮痕细,城回路势斜。
竹行穿砌笋,风堕过墙花。
篆叶虫留字,衔泥燕理家。
主人清到骨,相对只杯茶。
平生厌见花时节。惟只爱、梅花发。破寒迎腊吐幽姿,占断一番清绝。照溪印月,带烟和雨,傍竹仍藏雪。
松煤淡出宜孤洁。最嫌把、铅华说暗香销尽欲飘零,须得笛声呜咽。这些风味,自家领略,莫与傍人说。
每于楼上立,远远望新吴。
春至山疑长,江空雨似无。
怀才人尽爱,多病体常癯。
若治东游策,舟行与子俱。

山雨无崇朝,青苔助岩险。四泄安可求,山僧只指点。

兴来身命微,危磴几欲犯。童仆进苦规,同游亦讥贬。

虑深胆易慑,计阻心竟歉。胜事忽若吞,清眠梦如魇。

辰餐动归策,临瞰势已俨。萝葛疲攀缘,荆榛费诛斩。

蹠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下望五白龙,遥遥竞腾闪。

古来争说战场文,今日雄名又见君。知己谁为萧颖士,逢人自诧李参军。

来歌郢里坛前为,去踏衡山顶上云。续得禹碑如鸟迹,傥因回雁一相闻。

双塔耸琅玕,星辰手可攀。伟哉丹凤辇,驻此巨鳌山。

地拱中黄上,天回太紫间。微臣遥稽首,想像见龙颜。

山阴陈迹老莓苔,为探梅花踏雪来。传淂一枝溪上景,眼明相见亦惊猜。

洛阳云树郁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
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
《五噫》拟逐梁鸿去,六印休惊季子来。
惆怅青槐旧时路,年年无数野棠开。
八骏西游何处踪,白头僧老记曾逢。
云边羽盖擎仙掌,树里楼船驾海龙。
日下晚山投宿雁,烟迷秋浦渡寒钟。
红莲似抱美人恨,愁倚霜风憔悴容。

纨扇桃花细字明,黑头江令见须惊。琼枝玉树根长在,触著东风会却生。

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诚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寻芳处处不曾停,瞥过红墙入紫庭。未可轻将罗扇扑,堤防触响护花铃。

我有山童名古调,不育经,
不礼祖。解搬榾柮禦冬寒,
随分衣裳破不补。会栽蔬,
能种芋,千山万山去无懼。

秘殿深沈凤阁东,中官催召宠恩隆。露分仙掌蔷薇绿,酒赐宫壶琥珀红。

咫尺龙颜呈日表,从容天语出渊衷。侍臣才调皆班马,独愧抽毫赋未工。

一派鹭江水,遥遥碧岸西。风帆依石影,烟火薄云梯。

海色群山合,潮声入屿低。行人栖泊处,极目旅情迷。

仙李栽培旧满门,归来仅有一株存。
年年碧实和烟摘,老子未尝先乞孙。
携书兼带剑,未必事班超。
暂向天涯去,休辞故国遥。
蛇珠生暗陇,蜃气积寒潮。
别后知相忆,琴窗谩寂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