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
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
园涉日成趣,穷诗懒缀装。梁间冰雪句,屈指岁华长。
秋风来几日,草木殊未知。寒虫独何者,若与秋有期。
露竹动寒彩,云松弄幽姿。梦寻溪头路,意行当何时。
覆土勿使厚,种树勿使密。万古与千秋,长令见天日。
潺湲复皎洁,轻鲜自可悦。横使有情禽,照影遂孤绝。
万里南迁国亦亡,碧山埋恨海天长。何殊青冢居胡朔,无异怀王落瘴乡。
仙鹤泪残辽月暗,杜鹃啼破蜀城荒。当年太子坟前路,多少行人为感伤。
凄凄夜色,且醉扶红袖,倚楼横笛。唤起玉龙,斜月鳞鳞晓星摘。
回首故人天际,欲书寄瑶华无笔。谁共我、枕石山中,霜冷露盈席。
南国,音信寂。纵千里相思,方寸堆积,悲吟当泣。不是思君定谁忆?
犹记一枝送影,香梦人、罗浮空碧。奈可翠禽叫转,不归也得。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