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春风桃李绛帐,朝日苜蓿空盘。王公不志温饱,郑老岂为饥寒。
白门风雨读僧诗,夜半钟声动远思。布袋装来千斛泪,报君欲语已无辞。
婕妤辞辇时,风谊动宫阙。后来纨扇咏,词气何凄屑!
妇人何所恃,所恃惟姿色。过时而色何,枕席成弃物。
不见长信宫,苔生玉阶侧。
靓妆仙子谢纤秾。独立水云红。绰约画阑东。似姑射、冰肌雪容。
翠盘承月,玉杯擎露,粲粲蕊珠宫。真赏有邻翁。画添入、霓裳曲中。
奉君蓬池之鲜鲙,郢水玉色之春醪。百金蟠龙之宝带,五纹翔鸾之翠袍。
人生贵贱骨同朽,及时为乐意始豪。盛年一去不再返,勿令心苦形复劳。
不见梁王旧池苑,石麟圯壤没蓬蒿。
此生何意有归舟,风雨江山涕泪收。蓬径特缘求仲扫,剡溪应为戴逵留。
百年摇落甘三己,五岳踟蹰拟《四愁》。人世几回堪聚散,肯教离别易沧洲。
潮长波平岸,乌啼月满街。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
十年踪迹两浮沉,此日逢君潞水浔。无奈相逢又相送,临岐回首共沾襟。
蜀国相如最好辞,武皇深恨不同时。凌云赋罢还无事,寂寞文园兴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