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连三峡苍茫外,人在千峰紫翠间。

  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猜你喜欢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高文知已动天庭,昨日春雷下六丁。
济旱会施惟肖雨,举贤先应少微星。
行趋北阙形神健,坐对东风醉梦醒。
连日暖烟随处好,吴山应胜越山青。
碧树笼秋池,锦帐迎风开。
水光曳倒影,矮菊纷舆台。
春风木芍药,是花岂云来。
淡妆绝脂粉,独秀墙之隈。
仿佛秦与虢,上马犹徘徊。
持以赠美有,斜插乌云堆。

周公为司马,白鱼入王舟。

姮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著臣见。拚今宵、倚阑不去眠。

看谁过、广寒宫殿。

不见平田子,匆匆已二年。再聆绝交论,应笑养生篇。

晴日园花细,春风榭柳悬。不知游乐处,谁是竹林贤。

榕阴绿满驿程边,驻马难寻旧圣贤。
只有好山横回野,不论朝暮带轻烟。

木落洞庭晚,萧萧满地秋。冷云横古寺,寒月逼江楼。

菊瘦还簪帽,鲈肥恰上钩。平沙飞雁下,莫作稻粱谋。

卧病空山里,君来起素秋。叩门惊远字,扶杖揖清流。

潦倒炊粱客,从容树橘侯。偶同萤夜语,行李又何州?

养素任疏拙,卜亭类蜗盘。俯兹一酌池,湫隘良可叹。

谁知方寸中,而有万顷宽。天光发虚白,心湛水不澜。

彼美君子华,寓目道所存。风细晨气润,月澄夜香寒。

吸香咽沆瀣,光霁融肺肝。兴寄言莫写,念适趣自閒。

永怀爱莲翁,时复一凭栏。

孙刘何苦各称孤,想是当年计画粗。若使尽忠扶汉祚,坐观曹魏眼中无。

笙歌鼎沸九霞觞,化雨春风五载长。一念清操玉比洁,口碑载道永难忘。

卖担青蔬得百钱,便赊一半在人边。不禁丝竹随流俗,惟对青山伴醉眠。

浮世经营惟我拙,满腔诗思向谁联。案头书卷虽无用,却是侬家养口田。

舟度山阴值早春,淹留道院忽经旬。江湖自愧离家久,风雨谁能过我频。

杨柳含情撩别思,子规饶舌劝归人。直须便整行装去,南望云山是八闽。

炎海中间此放舟,江淮河济只浮沤。悠悠共老风尘里,知是人间第几流。

日月孔兼孟,尘埃申与韩。合于三尺法,行矣一分宽。

火伞不遮热,冰壶独枕寒。平反了无几,足迹略高安。

财不迷人人自迷,锱铢计较遗阿谁。床头金肥貌日瘦,病多休道药难医。

每忆钱夫子,才名世少同。
赋传罗刹盛,诗拟拾遗工。
儒术翻多误,官资惜未崇。
空令虞学士,期荐玉堂中。

醒。听得檐前溜雨声。才惊梦,欲记不能真。

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

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