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三首 其二

年光岁岁常如此,千烧万战台城圮。鸱尾尘埋三阁平,张孔销亡二周死。

冯班

  冯班(1602~1671) 明末清初诗人。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人江苏常熟。明末诸生,从钱谦益学诗,少时与兄冯舒齐名,人称“海虞二冯”。入清未仕,常常就座中恸哭,人称其为“二痴”。冯班是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论诗讲究“无字无来历气”,反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有《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和《钝吟诗文稿》等。

  猜你喜欢
乐天种竹自成园,我亦墙阴数百竿。
不共伊家斗多少,也能不畏雪霜寒。

朝朝鹤驾驻山头,极目天南是越州。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胜游出林杪,参天仅一分。
从君如附骥,顾我愿为云。
野色连空碧,幽香袭露薰。
耦耕当卜此,横笛夜相闻。

古哲有馀芳,我将餐其英。相遇残简中,欣欣如有情。

父子理团蒲,得酒相与倾。小时欣成句,今复聊自鸣。

诗成无所为,下阶秋水生。

汉上题襟句,梁朝水部才。锦书何处至,罗户为君开。

西樵七十有二峰,东樵四百三十二。峰峰吾皆居一年,不觉年今五十四。

明年又复居西樵,一年一峰吹玉箫。但教七十二峰遍,便与仙人上紫霄。

铜狄严扉大帝家,雨回天气湛春华。墙头落景半规日,楼外馀晖几叠霞。

风近天渊闻斗鸭,烟开宫树见栖鸦。端门漏密长廊静,时见香英坠砌花。

一则嗅靴鼻,一不交一言。若欲觇宰相,孰佞与孰贤。

吴有朱夫子,相知凡几年。心怜闭门叟,书附过江船。

行已为人表,文应许世传。临风有馀诲,时复慰皤然。

北地行欲尽,始觉春萌芽。村柳色已新,蔼蔼烟中斜。

渡河指齐郊,河边见归槎。淮徐行在眼,吴会亦匪赊。

道路空苦辛,分定勿复嗟。生不爱京华,不如早还家。

还家春未暮,及见桃梨花。

秀出三株树,芳联五桂枝。杜家怜骥子,徐氏重麟儿。

已有高门望,方当志学时。一杯添寿酒,满酌不须辞。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重围或是兴王地,一子能当生死关。到得功成无着处,机心用尽不如闲。

岱宗海上来,西塞中条路。东南数峰青未了,凌波欲涉长河去。

似断不断走势回,结作芙蓉掌上开。青冥浩荡何年裂,平地涌出金银台。

名山固多奇,此山奇欲绝。累累万古石,谽谺成窦穴。

落星不到地,累丸不到天。悬圃亦已碎,群玉亦已颠。

金华牧儿何婉娈,一入紫烟不复返。世人谁者叱群羊,坐看蹄角生苔藓。

人行石中何盘珊,十步九折穿嵌岩。顾见杂花开绮绣,又闻淙淙泉水声鸣环。

千峰冥密万壑逼,日光时向天窗滴。深林已尽鸟不鸣,攀缘犹访白云迹。

白云在天何时还,洞门石扇开重关。五花峰头一骋目,飘如乘虹驾鹤飞出天地间。

但闻长风飒飒万里至,使我四顾清心颜。君不见沧海桑田年岁改,秦皇片石今安在。

万骑千乘化作灰,河声依旧东流海。沈吟此事思欲飞,击节高歌泪满衣。

空怜世上浮沈子,白首红颜何所归。

吴绫光纚纚,织成鲸掉尾。美人不敢裁,恐触波浪起。

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
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
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
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小小船斋阚碧流,水仙招我下湖游。箫声袅袅歌声合,桂子香中十里秋。

检点三年事,归装一叶舟。凄凉行色晚,惨淡暮云收。

结绶嗟何滞,悬车愿早休。故园松菊在,念此倍难留。

夜来风信紧,晓色望犹迷。别港遥分北,连峰尽向西。

云随沙雁断,天入楚江低。为近三闾庙,群鸦特地啼。

咫尺论心恨未能,蓟门南望睇空凝。
忧时定复添华发,医国真应属折肱。
归喜冬檐支睡枕,行当霜路蹴层冰。
欲知诸老拳拳意,不减韩翁惜孔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