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时人皆谓我狂生,蓬头垢面纵横行。神龙变化愧无力,失水乃与蝼蚁争。
哀哉天下日沉浊,孟轲好辩遭凌辱。从来君父若浮云,暮楚朝秦非反覆。
我今守道诚不详,孔雀何如牛有角。
满头华发怕逢春,山鬼揶揄正笑人。祖道不沾雩峡水,征袍空染贯城尘。
已无勋业铭彝鼎,岂有声名动搢绅。但得五湖风月在,钓船还与白鸥亲。
莺啼柳外,燕到帘间,雨歇晚凉堪惜。永日迢迢,惟见石榴红折。
闲思个人千里,马蹄何处尘陌。新箨解,向数竿青玉,金钗愁画。
塘上荷钱泼露,还似我、相思泪珠常滴。怕点红妆,只写远山双碧。
怎生纱橱象簟,清光借、素秋消息。有如雪挂长空,此夜浩魄。
十年闲寄半龛云,觉义新除荷宠勋。华馔炊香天上赐,好音传喜日边闻。
尚书自进金襕制,学士亲题紫诰文。白发匡宗无补报,不才深负圣明君。
片雨过东园,新泥湿未半。苔痕青可怜,鸟语多不乱。
风静柳枝閒,云横山色断。饥乌衔实归,哺子松林畔。
万里江天挐去舟,美人江北越山留。乾坤宽着江儿脚,湖海谁多廊庙忧。
极目莺花迎远旆,塞天星斗豁吟眸。重帏归问真消息,为说尊翁旧破裘。
冷淡清幽迥不群,春风开落任纷纷。格高不入时人眼,雪里闻香始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