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雨过行云湿,高者在田低在隰。溪风飘摇正无力,岩峦忽开中壁立。
翠微依稀入空杳,丛林峥嵘石戢戢。山根细路无人行,空庭生苔土花湿。
江南江北定何处,拟欲从人问州邑。载酒疑逢好事来,泛舟恐有渔郎入。
心知图画本虚幻,颇为尘襟豁羁絷。粉墨人间孰与留,乾坤此老何嗟及。
乌台铁冠高屹屹,山亦可动水可激。坐将冰雪洒炎荒,六月高堂风摵摵。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兹地屡经行,孤亭坐寥阔。今来悚具瞻,画栋映轇轕。
久闻玉川史,新表石湖嶭。缅怀文穆公,弗剪越城茇。
穹庐受书争,劲气凛莫敚。岷峨开府议,高标藐谁剟。
阜陵借褒贲,益国推挺拔。天镜阁澄泓,玉雪坡达蘖。
甫辞狼胡疐,尚说虎须捋。因人地逾重,怀古心尤渴。
岁事荐蘋蘩,登庸绍衣钵。乡里重衣冠,邦君事袒割。
君功已奏成,我冗敢辞拨。方愁积潦深,忽见阴霾豁。
天公如有待,我兴其可阏。舟借花边维,道屏松下喝。
未获从骏奔,犹幸瞻屦?。山僧具袈娑,田笠杂缁撮。
展席俯清泠,开园撷芳辣。野坐厕渔樵,丛谈参毳褐。
呦鹿杳不闻,游鯈滢堪掇。盟与沙鸥亲,吟免山禅聒。
陈迹俯颓垣,流芳仰先达。五湖胜全供,三峡恐始脱。
帆影远若凝,波光澹如醊。石梁卧湖心,浮屠见林末。
高歌和沧浪,清梦渺黄闼。倡酬忘诠次,今古藉囊括。
归帆指西日,天际云一抹。
岁晚嘉蔬已向萎,独馀芦菔老霜畦。收随芧栗供山谷,赠比蘋蘩撷涧溪。
菹乱金钗入珍馔,羹融玉糁脱污泥。程春定觉人彊饭,功校蹲鸱自不齐。
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
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
清庙播芳叹,朱鹭激潜调。沉冥会诠理,刻苦尤逾耀。
注易在今兹,醴酒企馀照。载吟古离咏,蹇拙惭赓绍。
人生太难,车摧马烦。今日相对,皆当尽欢。泛舟五湖,风波万端。
上山采薇,虎视眈眈。身受国恩,披发佯狂。愧无豫让,以报赵襄。
密雪闭门,饥寒苦侵。妻子相对,难与论心。悲歌慷慨,惟有友朋。
月落乌啼,旭日方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