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文阅世老不出,自画云山满墙壁。澄怀观道追所历,坐觉琴声隐金石。
我亦七年湖外客,梦中犹泛湘江碧。浯溪之图喜新得,身卧岭南心岭北。
忆尝留语溪边僧,异时人读唐中兴。说与此乃秦典刑,三句入韵之罘铭。
今欲复作谁可令,似有元结无真卿。风烟惨淡万古情,不如且寻画隐成。
天阙移楼观,来供帝子亲。明光扶日域,远势接星津。
瑞霭常濛润,清风每拂尘。图书惟左右,脂粉却参辰。
觅句多诗髓,开谈即道真。槐阴瞻五学,芸馥见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愿言增万柱,寒士并栖身。
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三三两两野人家,半住渔村半樵牧。
尽抛章甫求仙灵,松间黄鹤唤不应。阻风三日看山色,平生惯识枯枝藤。
碧桃海上开多少,几度春风长瑶草。白云满地不归来,石烂松枯天地老。
何人筑土拥平冈,知是游雷此地藏。曾鼓乾坤施号令,能驱风雨迅威光。
道人奉法时瞻礼,过客祈灵每谒望。忽听一声天外动,轰然直在此山阳。
何人始变山阴池,岩岩鲁郡初哉基。再变即为元和脚,石版照耀光四夷。
我来西京游太学,端甫塔石名空垂。此外尚有仅存者,魏公苻公崔太师。
俗工磨洗日以远,如形附影神先离。明伦堂外秋霪霁,几家垣壁相倾欹。
有光熊熊自东起,衡门之右墙之厜。刮苔剔藓渐见字,东川节度尚书碑。
晋阳文字河东楷,健笔一扫何淋漓。万年县郭开元土,几经转徙依人篱。
童也敲火牛砺角,猪以为圈鸡同埘。急走京兆长揖告,岂哀其穷运转之。
东风吹春泮水湄,墨香潋滟韶光迟。是日释菜习礼竟,导我碑林观所移。
乐毅岂复置屏脚,兰亭毕竟归漕司。摩挲拂拭慎模拓,墨卿楮客纷吁嘻。
雨洗斜阳照愈炯,寒霜太白芒尤奇。取以吾家旧本较,神采锋颖争毫丝。
想当砻石下笔时,心正笔正凝神思。紫丝一靸孰寄远,赤箭五两能扶衰。
昔也何晦今何显,遥遥千载风镫驰。说置左右举版筑,奚当富贵歌扊扅。
四座有客争好事,随喜赞叹无浮词。佥曰太守力所及,请为退老开涕洟。
幼安之石旧有例,三日不去吾非痴。吁嗟从此辙则满,空斋万手喧毡锤。
甘泉先竭木先伐,人物互盗非吾欺。鸿飞已冥弋何篡,鸡其自惮为人牺。
敬语太守三叹息,德我罪我乌乎知。但取万本足秘笈,归来虹气夜夜冲门楣。
风沙风叶搅征衣,今日江头送汝归。西望故乡何处是,楚天漠漠片云飞。
秋色佳哉,正斗酒、双螯天气。寒欲到、轻云酿雨,晴阴无次。
十里深红前夜染,百钱挂杖今朝始。问丹丘、绮壑肯容无,将侬置。
风撼叶,飘萧坠。肠得酒,槎牙起。笑长愁独醒,那如沈醉。
腹内山川吞八九,眼中人物惟三四。念尊前、真足了吾生,他何事。
金牛湖上看花日,棹舟往往凌晨出。狂飙吹我堕尘土,五载回头计全失。
荷花岁岁能一红,人生渐渐成老翁。勿论卿相难到手,拖朱曳紫终成空。
平生自叹诗在口,有似风蝉咽堤柳。长吟无用不救饥,岂若此中惟饮酒。
舍人清福山僧齐,念年宦隐居城西。花轩竹榭乐不足,来看干顷红琉璃。
禅关昼敞凉风入,冉冉绿雾沾衣湿。四围云水绕阑香,万个娉婷向人立。
可怜此乐只片时,愿具井硙从禅师。谁知二客好怀抱,先我已作游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