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薄雾轻笼晓日黄,攀从旌旆到禅坊。坐怜古木荣枯惯,仰笑秋云聚散忙。

酒约覆盆分甲乙,诗成击钵互宫商。兴酣犹恨严闉逼,少促归鞭趁月光。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喷了清香开了花,却归盆槛付公家。来春花发香尤好,预借幽根茁露芽。

诛茅得奇赏,结石成岑崟。曲折行青蛇,只尺藏幽深。

兰风与桂露,芬郁云崖阴。湖山不待招,秀色窥青林。

怡颜一舒啸,万象供登临。永歌逍遥游,静悦吾伊吟。

荣枯验草木,飞跃观鱼禽。老桐被天风,吹作太古音。

何劳出庭户,一笑会我心。居然悟天籁,毋事弦吾琴。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辽西重地,东临碣石,朔风塞马萧萧。台上呼鹰,碛中走狗,千人弓箭横腰。

牙纛抗招摇。看雕翎落处,雨血风毛。日暮山空,寒乌饥兔正悲号。

将军坐地分曹。有健儿行炙,美女弹槽。再打一围,扬鞭归去,戍楼画角声高。

何似霍嫖姚。笑当年猿臂,射石空劳。顾语参军,醉中磨盾好挥毫。

水气抱柴扉,林阴夜凛冽。
风至如有人,芭蕉一声裂。
暗暗梅花廊,残月如凝雪。

海上安期子,飘然与世违。三丘来采药,万里蹑云归。

山鬼窥丹灶,鲛人识羽衣。相从渺何许,秋月见馀辉。

灵沼溶溶淑气回,玉泉初暖碧如苔。
风回鳌背山光动,日照龙鳞镜影开。
飞鸟惯随仙仗过,游鱼偏识翠华来。
愿倾池水成春酒,添进南山万寿杯。
肮脏宁多忤,栖迟久倦游。
折肱谙世味,袖手惜良筹。
日月隆中晚,风烟岘首愁。
登临应慷慨,还解寄诗不。

锦街灯,灯市雪。还是消魂时节。罗幌底,绣屏中。春寒四面风。

兰釭灺。春明话。一十二回元夜。今昔恨,去来时。去年人未知。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诗卷长存万事休,十年黄壤闭风流。人归画扇斋如故,春去山姜叶似秋。

雨后漕河浑更急,道傍官柳绿含愁。羊昙渐老无多泪,忍为停车一少留。

玉砂卷海白模糊,千树梅花埽地无。彷佛水仙祠下路,金枝翠带不胜扶。

丽圃横长笛,秋风感慨声。一吹山石裂,三弄波涛萦。

江空翠蛟泣,夜静苍龙鸣。鹤怨云巢冷,猿啼月岭明。

嫠妇悲秋泪,孤臣去国情。遗音尤激烈,高调转凄清。

曲终情未尽,目送数峰青。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丹崖翠壑一重重,香火因缘古寺钟。若有金龙随玉简,武夷溪上幔亭峰。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
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杜门久已谢逢迎,扶病聊为访旧行。远别廿年惟梦想,相携一笑即心倾。

几人高节归同社,老我虚名负此生。今夜西堂坐风雨,一灯深话有馀情。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

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农事在东皋,孤往适兹旦。微雨亦既零,土膏湿凝汗。

僮奴未尽力,宿草犹馀蔓。植杖陇亩旁,耘耔日过旰。

劳生虽多艰,卒岁应饱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