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其六 午时花葵花

静坐亭阴影渐移,群芳相对却先知。丹心向日非无谓,碧砌花开正午时。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台下绾青丝。
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
别驾移樽宴草堂,四轩帘幕卷斜阳。
芰荷香满鸳鸯宿,杨柳阴浓翡翠藏。
风过水亭秋尚热,月侵山阁夜偏凉。
更阑酒尽不知去,坐看晓星飞玉潢。
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
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西峰残照东,瀑布洒冥鸿。闲忆高窗外,秋晴万里空。
藤阴藏石磴,衣毳落杉风。日有谁来觅,层层鸟道中。

北出都门道,红尘污客襟。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

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月嶂合,修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万峰银雪排天险,千里封沟譬蜀都。
尽揖污灵趋几席,始敌国相妙规模。
尽同典午污衣乐,褊笑荆文纸阁糊。
元何风流如可问,群贤登用长良图。

十日饮从河朔来,离歌犹击唾壶哀。酒徒若挟金陵过,问筑糟丘何处台。

公退不妨饮,夜凉犹未眠。
瓦檠鸣落炉,镴鼎湿霏烟。
露叶悄相煦,候虫欢自煎。
白头行万里,转眼过三年
当年册府仰才华,一跌青云万里赊。
白首却来莲社裹,幅巾缁褐诵楞枷。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真通道德,*却死沉阴路。云步阆苑蓬山,仙乡不夜,各有逍遥所。过了天元无上道,千载难逢难遇。石火光阴,浮沤生灭,飞走乌随兔。速修性命,暗有贤圣提汝。

枫叶霜催暮色残,相思人在碧云间。何处琼箫吹月下,倚阑干。

梦断雨声鸡塞远,愁移花影凤楼寒。莫恨王孙消息断,万重山。

山坑新垩亭,我从唐坞来。衣上湿犹雨,舆底声真雷。

人家沿山边,青松屋上哉。转径岭成夹,大江中间开。

江以雨始大,滥觞源斟杯。出三天子都,两崖浸崔巍。

厓上短短松,绿满疑莓苔。雨刷沙入江,刻露松根荄。

生气自黏壁,养以雾与霾。此松与此石,得雨结之胎。

孤壁下落江,径乱行客猜。盘屈厓底树,浮草挂作堆。

窃恐雨不休,无路缘石隈。

坐阅桑田变,归为菽水谋。聊从西圃隐,少慰北堂忧。

汲月沧江晓,锄云沃野秋。新蔬和雨摘,硕果带霜收。

嘉树巢乌鸟,閒庭下白鸥。管宁金不顾,季路米应求。

千载谁同调,东陵有故侯。

来南东,用生道。前旌旗,后盾纛。称兑戈,存障堡。上韬略,匪勇暴。

泯杀机,遂仁好。

草阁临春浦,蓬扉惊曙鸦。
水明残夜月,云傍隔溪花。

美服人争指,空名盗亦憎。当关多猛虎,掠野尽饥鹰。

衰朽惭筋力,承平想股肱。悠悠青史事,神理久无凭。

东吴隐散曹,解印脱烦劳。
案上留丹诀,樽中有白醪。
北风淮水疾,落日太行高。
遥睇云飞处,归心正梦陶。

亭畔云屯骠骑营,苍梧日落数峰青。水分万壑翻增怒,月映千江未减明。

军帐此时多算胜,滇池何日始承平。兵机贵速师休老,寄语将军早下城。

彼昼何长,岁计乃短。迨我今暇,申此诚款。吹笙鼓瑟,以乐嘉宾。

中苟不接,化为劳薪。昔我初生,伤乎末季。及吾方刚,而乃不啻。

盻彼流水,其流汤汤。亮无利楫,孰溯以航。岁不我与,世亦如斯。

道远倒行,徒为人嗤。炙我枯鲤,命我匏尊。惟彼无怀,可与晤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