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有如垂天鹏,决起初振羽。
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谽谺岩洞开,地裂娲不补。
何人履石上,修趾映玄乳。当时巨灵氏,擘华不用斧。
蹈躟意未已,遗拇到南土。连山乃浮来,海若助掀舞。
强称金仙人,谁见来接武。坳洼踰镌鎞,缕脉分踵拇。
何尝藉青莲,长此濯白雨。颇疑秦汉间,方士恣飘鼓。
凿成巨人迹,聊示神仙府。祖龙茂林翁,雄毅犹猛虎。
一为异端惑,种种受欺侮。我为江海行,风雨齐万弩。
馀生屡涉险,何异孤注赌。已从罗浮游,胜境敢多取。
天公本无私,尤物随意主。阔视天壤中,沧洲乃吾圃。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昌平庙貌尚崔巍,列郡胶庠半劫灰。几辈龂断守残缺,捧经抱器拜门来。
车公一言拜相,司马三赋为郎。既与此人同世,取舍更自茫茫。
白昼婆娑古树下,华堂无事招儒雅。苏门高士过弹琴,天宝将军来画马。
此日重阳黄菊开,寂寥馀我登高台。被发狂游人削迹,持觞高论尔怜才。
江山战后秋无色,天地穷阴消不得。周王兵士化沙虫,汉代衣冠委荆棘。
君家殉国有难兄,散尽黄金事不成。脊令空抱苌弘血,鸿雁犹吞伍尚声。
我在山中无素业,一遇屠沽欢笑接。道成不屑居神仙,气使翻然作游侠。
为君题诗花萼楼,羽声慷慨谁不愁。
当年是你,兜揽下、个侬来此。更不与,分明道止,竟如何安置。
但随流,荡漾云痕,归鸿水底成人字。便俐齿嚼空,金睛出火,都则不关渠事。
但惜取刹那顷,忍不得、秋瓜藤坠。逗杀人,为霜禁冷,为风禁泪,镇柳丝、轻摆摇春水。
到历头垂杪,半酣不睬难驱使。无端薄倖,付与乌鸢蝼蚁。
孟夏苦炎热,闭门犹不禁。长途三伏暑,孤店五更心。
往昔自行役,今为君一吟。想应冰雪操,固别有幽襟。
几宵东观翻书手,忽拨残更岳顶云。示我天门詄荡语,如披玉策赤青文。
飞扬逸气鞭鸾凤,窈渺清斋写典坟。江畔皖公山纵好,有何岩壑可留君。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