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览君古风之章句,两谢不足以下顾。长江走澜天外来,共鹄轩风日边去。
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惜乎志大名位卑,明珠投闇人疑之。
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古人但以才术喻富贵,自馀之外胡足思。
公初之道既如此,宜乎穷约而不悲。愧无玉案报神藻,聊此感激成荒辞。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淳化祖帖绝难得,南渡摹勒传淳熙。其详载在《辍耕录》,官本旧推修内司。
临江太媚绛潭瘦,字体特取丰而肥。曾经翻刻凡几手,亥豕帝虎辨者谁。
形模粗具木偶尔,神理了不关须眉。近来此本亦不易,世代渐远宋拓稀。
大观之后此其亚,仅与阁帖争毫釐。有如虞夏祖颛顼,要是嫡派非横枝。
昨从庙肆见且骇,尤物乃落驵侩儿。装褫仍用球路锦,十卷首尾完无亏。
叩之高索钱五万,而我囊乏三钱锥。少需便恐被豪夺,一计猛出居巢奇。
乌驴克货价相直,快挟墨宝徒行归。入门爨妇告米罄,一笑那顾朝来饥。
明窗小几风日亮,尘垢不敢侵吾帷。古香透纸辟蟫蠹,元气入骨腾蛟螭。
熊熊异光黑点漆,滑滑腻理肤凝脂。试临只愁鬼掣腕,帝睨幸免食朵颐。
嗟嗟世俗惯传误,目所未睹公谩欺。曹家谱系格古论,岁月舛缪余可知。
偶凭一端为驳证,食古以耳皆如斯。
平生所结痛,一语触千万。以子怀旧恩,怆昔予术困。
贱臣忽见徵,誓以不欺献。私忧欲弥予,末策谁许建。
呀呀涵光殿,浊泪长径寸。凭几三数言,呜咽但九顿。
虮虱不上升,苟活在泥坌。微生纵有口,日夕衔巨恨。
江湖传子诗,无穷抒哀怨。重来望觚棱,感涕念垂宪。
眼中历历事,对酒那忍劝。陵树冬复春,凄凉问社饭。
煌煌龙节海东还,不易冠裳立笋班。惟用一言通绝域,何须三箭定天山。
陪臣奉表梯航至,异姓封王诰印颁。陆贾当年成底事,宝刀游骑未吾悭。
出关何年无,入关亦时有。谁知七品郎官归,赎自两县百姓手。
官视百姓如仇仇,百姓视官岂父母。云何两县风气殊,谪戍其官引为咎。
或咀于社或祝神,或聚而哭或狂走。或欲慷慨三公陈,或欲匍匐九阍叩。
其小人曰必归公,公不即归我颜厚。其君子曰必归公,公之归也义不苟。
方今天子真圣人,仁孝聪明本天牖。公有祖母年及耄,公有母氏亦多寿。
若公之子以情闻,公不当归众人后。锾赎之说古有之,国典公谊两无负。
龟卜筮卜卜吉同,众乃唯唯不否否。青钱早信输乞儿,白璧不烦待良友。
风霜奔走皮肤皴,道路哀号面目丑。万千人心同一心,长安市上叹未有。
春风策马居庸还,关内依依曳杨柳。绘图题句盈箧笥,其荣乃与使相耦。
回首一官值几何,天之玉成意非偶。于今归来月八九,处处家家进鸡酒。
深闺儿女无所知,往事言之尚疾首。自愧无德何以堪,作此诗焉志永久。
谁与两县新城曹,谁与赎者一穷叟。
问予何所思,渺在千里友。复问思何切,少交今白首。
古交淡如水,今交浓如酒。酒浓祇能暂,水淡乃可久。
久要百年心,暂好一朝口。敦古君锐先,薄今我怯后。
贞坚霜后松,摇落风前柳。两地各努力,千载期不朽。
老骥伏枥风萧萧,饥鹰侧目看青霄。骊龙抱珠海底卧,虎豹不噬群狐嗥。
河边老人倚墙坐,六合茫茫弹丸大。平生剩读古人书,倒箧青钱无一个。
侧闻朝廷遗逸徵,集贤著作空盈庭。紫微堂上日羊饭,世祖山河如砥平。
凉风吹嘉树,万物遗光泽。严气乘运流,华月归如客。
凝霜无停艳,违寒有来翮。叹彼往化驶,感此沦岁迫。
修虑时多怀,滞念谁与释。固穷见天道,委顺自夷怿。
齐物游恬漠,高翔出形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