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广陵散成不忍传,渊明援琴葛为弦。
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或闻一曲山月前,轻扬如坐春水船。
逆随河源上青天,口胶不语生醴泉。
鼓舞和气如陶埏,至乐默默坐忘年。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邵州正月风气殊,鹑尾之南更山坞。
昨日已见三月花,今夜还闻五更雨。
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
梦到龙门听涧水,觉来檐溜正潺潺。
扬舲过遇海边州,一见名郎破百忧。
荀氏诸龙俱俊伟,河东小凤最风流。
明珠白璧俱投报,细草幽花人献酬。
别驾旧斋何足念,文昌新府待公游。
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
时丰笑语春声早,地僻追寻野兴多。
窣堵朱甍开北向,招提素脊隐西阿。
暮年要与君携手,处处相烦作好歌。

弹指绝思惟,唤出婵娟三昧。双锁金针谁会,笑拖泥裙带。

乍拈仍放合欢花,一段风流在。击竹声前粉碎,学香严下拜。

昔年浮宅,向金陵曾住,莫愁湖口。最是钟山黄紫色,未遣蓬窗辜负。

上岸牵舟,傍桥作屋,儿女同鱼罶。殷勤公子,笑馈莺边春酒。

更将画舸相迎,秦淮人至,新曲歌红藕。正值灯船箫鼓起,廿四航间如昼。

彻夜游欢,天明忽隔,庾岭梅花口。相思长在,汝南无数烟柳。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閒愁吹絮。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

此际青门曾住。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银海浩茫茫,问梅花寄我,何处好消息。家山东一角,村树城峦失遥碧。

谁横楼笛。唤醒荒驿栖鸦,驮平芜冷色。水外沽帘,篱舍两三恁萧瑟。

湖烟起,千峰夕。又昏黄、挂上斜日。琼妃垂缟袂,独夜空山定余忆。

梦须相觅。奈一天、凄风愁月,翠羽明珰总迢隔。晓起重看,万里依旧寒白。

本无成见存,信步随往还。有梁且踰涧,得径聊入山。

山人好筋骨,气候似忘寒。灌芋沙田旁,足赤衣裳单。

递行及高阜,俯见城如丸。比屋方晚炊,日气烟相攒。

孤塔何自骄,与山争巑岏。忽荡空钟声,散我愁漫漫。

猛弃荣华儿女妻。悟玄机。腾腾兀兀任无为。做憨痴。

云水不游芳草径,内行持。功成行满独何之。赴瑶池。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山吞残日没,水挟断云流。
灯影深村夜,钟声古寺秋。
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

厌听野雀语雕檐,怕见杨花扑绣帘。拈起绣针还倒拈。

两眉尖,一半儿微舒一半儿敛。

白云抑何閒,竟日不下山。时从脩竹里,相伴一僧还。

悠悠覆松顶,渺渺归岫间。奔走尘俗客,视君多厚颜。

拂石题诗满袖岚,寻僧又过竹溪南。
乾坤浩荡酒乡寄,山水苍寒琴意参。
老燕未归同是客,孤云无住孰为庵。
寂寥午夜松风响,疑是神仙接尘谈。
我儿辞去睛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秦故国,黄茅遍地往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犠牛。
历历江南树,半在水云间。不须回首,且来著眼向淮山。过尽金山晕碧,望断焦山空翠,杨柳绕江边。此意无人会,独自久凭阑。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水调翻成新唱,高压风流前辈,使我百忧宽。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时眠。

谓见仙都二十年,忽逢图画顿欣然。云岩不似人间世,物象翻疑洞里天。

迥压鳌头当海眼,直侵鹏路倚星躔。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

旧院后门春草新,前门又听叫官身。卢姬已嫁徐娘老,歌舞行中有几人。

惠泉在天下,品味少班列。公心有深眷,暌远携未辍。

所忧出山去,本味损甘冽。相传兹山石,投瓮解湔雪。

甘冽每如故,所适任燕越。泉石本一气,妙诀非有别。

名亭纪幽事,尘想永消歇。慎勿倦携持,谁当笑痴绝。

忆昔肩随姊妹行,旧时胜事总难忘。碧纱窗拥书千卷,红杏筵开酒一觞。

春到楼头人共绣,诗联花下句生香。倚阑剩有瞢腾醉,流水行云总感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